|
|
公視製作小組來花蓮探討慈濟精神 |
|
◎釋德宣 |
|
◆一九九○年十二月一日
今日適逢農曆十五日,晨,護專張芙美校長偕同夫婿陳尚志老師雙雙進入
經舍作早課,下殿前,上人勉大眾: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上午,來自台北的設計師姚仁祿、杜文正、以及黃永洪的秘書小姐等在憶
慧師姐陪同下特來紀念堂現場參訪。姚建築師笑著對上人表示,我們工具
都帶來了,今天是一個工作天。
在工地,各個人分區勘查,詳細了解該區的配置和用途。下午,設計群在
第一會議室向上人簡報,上人感恩地說道:「看你們這麼用心,我實在放
心不少;有很多人聽到你們正為慈濟紀念堂義務設計,都讚歎說,慈濟有
福了;慈濟的建築工程不斷,我希望成立『建築顧問團』,因我們將來還
要興建醫學院,成立醫療網、分院等,在在需要大家凝聚這一股力量。我
由衷的感激你們。」
姚建築師謙和的向上人表示,「其實該說感謝的是我們,因我們幾個人平
日各忙各的,這次為了慈濟才結合在一起,彼此在觀念和經驗上相互交流
學習,有這麼愉快的合作經驗,以後我們都可『做成一團』了。」
這些在室內設計界頂尖拔萃的年輕人,將累積二十多年的歷練與經驗,毫
無保留的奉獻給慈濟,上人曾欣慰的說道:「我又得到一群『寶』了!」
與姚建築師同行的還有台北民心傳播公司的王小棣小姐與她的工作夥伴,
本會擬請民心公司拍攝「公視」節目,今日在台北委員陪同下,特地前來
了解慈濟。
王小棣乃王昇將軍的千金,曾穫金馬獎,才華橫溢,又熱心公益,在慈濟
文化志業公視策劃小組推薦下,特前來拜會上人;一則深入了解慈濟,二
則請教上人節目製作的方向。
上人說:「慈濟團體並沒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天主、基督和我們是相容不
排斥的。只要對社會、對人有啟發性,可以扭轉人心的偏向都是好的。但
我希望節目內容要有真實感,希望每句話都能啟發人。現代人有恐懼感就
是因為生活不真,無真實感。」王小棣真誠表示:「我希望人們每次看到
這個節目,都會一再受到感動,希望站在多種角度去拍攝。」
上人示意:「要看我們如何去處理;如前天,有個節目談到垃圾問題,主
題不錯,內容也不錯,但主持人不夠莊重,我看不下去就關了電視。我希
望我們的節目有穩定人心的作用,因此要考慮到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年齡
的人能否接受的問題。我常聽一些企業家表示,他們在台灣幾乎待不下去
了。我們應該讓大家感覺台灣仍然有希望,好人還是很多,目前的社會現
象只是暫時的,一定會好轉。」
靜坐一旁的中視名製作人,因拍攝「慈濟」專輯愛心節目榮獲金鐘獎的王
時正先生說:「我拍了這麼多年的愛心節目,發現感動力均不如慈濟,慈
濟精神對淨化人心的功能很大,而且慈濟團體一如委員的制服,簡單、端
莊又美麗。」
思彥居士在旁邊補充說道:「淨化人心從救心做起。要救心即是讓他的精
神富裕起來。」王小姐等一群人今晚特地留宿精舍,親身體會慈濟的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