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麻豆鎮民熱烈盼望慈濟設置分院 | 
                   
                  
                     | 
                   
                  
                    | ◎釋德宣 | 
                   
                  
                     | 
                   
                  
                    ◆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清晨,在電視畫面上看到立法院民主殿堂中的吵鬧紛亂,思賢言,這些鏡 
                      頭在美國亦有報導,並配上英文字幕。有人曾問上人:「人心可能復古嗎 
                      ?」上人說:「只要慈濟精神推展於人間,相信人心被掩埋的清淨、善良 
                      本性即會復甦。更何況中國人是五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啊?」 
                       
                      十點多,一行人驅車前往麻豆查看糖廠土地,由麻豆委員黃燦宗陪同說明 
                      ,聽說麻豆糖廠決定於八十年廢除,而且目前還沒有其他用途。 
                       
                      地方人士表示,在麻豆鎮方圓數十里內,沒有一家牙科,或者耳鼻喉科, 
                      一位當地的民意代表感慨地表示,他的先生有一次晚間急病突發,連一一 
                      九的救護車都叫不到。因此由衷希望,慈濟能在當地興建分院,為地方人 
                      士爭取福利。幾位當地的民意代表,早在先前,已熱心的代為打聽好辦理 
                      手續。 
                       
                      午間,在黃居士經營的中正游泳池用餐,台南區委員以及麻豆鎮長陳漢五 
                      、台南縣縣立文化中心蔡主任等皆在座。 
                       
                      陳鎮長誠懇表示:「麻豆鎮位居台南縣中心點,交通便利、腹地廣大。而 
                      且麻豆鎮沒有現代的工業、色情污染,民情純樸,文化水準頗高,全體鎮 
                      民都很歡迎慈濟來此設置分院。」 
                       
                      上人鼓勵台南地區的男眾委員要發揮慈濟精神,表現慈誠隊的良好形象, 
                      以導正社會風氣。台灣需要的是慈濟文化,不是風化,希望大家謹守八戒 
                      ,來帶動社會的安定和諧。 
                       
                      上人鼓勵陳鎮長言:「台中有個黎明新村,十分之八居民皆是慈濟會員, 
                      並有九位慈濟委員;希望陳鎮長也能運用慈濟的精神,使四萬人口的麻豆 
                      鎮成為模範鎮。」 
                       
                      臨行時,上人對大家一再強調,希望土地由地方出面爭取,而建設部分由 
                      本會來配合。 
                       
                      黃燦宗居士的么女──楊子儀,是本會出版《童心映月》這本書的主人翁 
                      之一。平日在此為人拿拖鞋賺錢給師公上人建醫院。今年不滿四歲的子儀 
                      ,在師公面前以清脆聲音朗誦「慈濟頌」,贏得大家的喝采。聞言,子儀 
                      時常向遊客們介紹「師公要建院、蓋大學、設醫療網」,替媽媽招來不少 
                      會員。 
                       
                      今日,子儀又一本正經地在師公上人面前朗誦一段爸爸傳授的靜思語──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上人摸摸子儀的小肚子問: 
                      「你還小,是不是小人氣大?」子儀趕緊回答:「不是!我是君子量大。 
                      」小小年紀志氣高,大眾紛紛以掌聲表示讚歎。 
                       
                      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上人常言:「慈濟精神要向下紮根,看看這些慈濟 
                      的第三代,將來必能傳續慈濟薪火,生生不息。」 
                       
                      晚間,一位男眾居士來到台中分會向上人請法,因父親於三年前遭遇車禍 
                      成為植物人,目前護士分三班輪流照顧,談到變故發生之際,兄弟們帶著 
                      父親跑遍各大醫院,醫師都現出愛莫能助的表情。他感嘆說出,當時醫師 
                      給他的感受只有「無情」兩字。因此全家又以朝山、拜懺的方式,兄弟又 
                      不時為父親講說佛經,只希望父親有朝一日會奇蹟似的清醒過來。 
                       
                      上人開示:「不是醫生無情,可能是你父親的病情,真的連現代的醫療也 
                      無法挽救了。我們應體諒醫生,他們工作責任重、精神壓力大,久而久之 
                      難免有職業病;只據實報告病情,而少了安慰的話語。你們為父親講經, 
                      不切合實際,應為父親多行善、多發願,將每天家中發生的事,向父親報 
                      告讓他安心。他在時,多喊一聲爸爸,要走時即歡送他出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