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還魂與再生
◎林清玄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環保的演講會,講的題目是再生紙,演講的有環境專家
馬以工,主婦聯盟董事長陳秀東,名歌手童安格,名作家張曼娟,還有我
。主辦單位是皇冠雜誌,場地是設備極好,可以坐八百人的永琦百貨公司
萬象廳,照理說,這樣陣容應該吸引人山人海來聽講,結果聽眾還不到一
百人。

大家當然是有一些失望了,但經常參加環境保護演講的馬以工大姊安慰我
們說:「環境保護這麼冷門的題目,如果有一百人來聽,就算是大場面了
。」她提到有一次和柴松林教授一起演講,聽眾只來了八位。還有一次是
五個人演講,聽的人只有二十幾位。

她說:「今天我們如果談點別的東西,保證會人山人海。」

我們就問她:「談些什麼?」

「譬如算命啦、風水啦、紫微斗數啦,聽說這是台灣近幾年最熱門的演講
題目,有的要交兩三千元才能入場。其次熱門的是婚姻和愛情的講座,也
都是座無虛席的。再其次是談錢、講經營管理,例如股票投資,也是許多
人有興趣的。講環境保護,誰要聽呢?」

真是的,算命、婚姻、錢財大家都認為是與自己有切身的關係,而環保則
讓我們感到遙遠與切身無關,再加上講到環境保護只有付出、沒有收益,
一般人都不太關心。再則,許多人渴求在命運、婚姻、金錢中得到安頓,
而不渴望居住清淨的國土,正是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某些心態吧!

童安格、張曼娟應邀做環保演講,是由於他們分別有一本書是用再生紙印
製,我自己則是最近兩本書用了再生紙。聽說「再生紙」是中國古代就有
了,那時候的名字叫「還魂紙」,意思是使紙張的魂魄得到再生。

「還魂紙」的名字真是美極了,它象徵了一種有情,樹木有情、字紙有情
,在時空中輪迴流轉,其情感並不失去,只是換了一種面目再生。記得在
阿里山有一個「樹靈塔」,是為了紀念那些被砍伐而為人所用的樹的生靈
,我廿年前在阿里山旅行曾與這塊樹靈塔合照,當時心中就充滿了感動,
在樹前祝禱,樹木有情,我們在使用以樹木做成的紙張時,怎能沒有珍惜
的心呢?

紙張有情,字紙有靈是中國老祖先就有的觀念,我的祖母沒有受過教育,
但她非常敬惜字紙,在我們小的時候,她常把用過的字紙收在一個簍子裡
,一段時間以後放在燒金紙的爐裡銷毀,在燒之前則焚香禱祝,希望那字
紙上的「壞字」隨火燒去,上面的「好字」則能去投生,以便使世界愈來
愈好。

我的父母也都承襲了這種愛惜字紙的傳統。

由於我從事寫作的行業,每天使用的字紙很多,在剛開始寫作時習慣不好
,每次寫了幾行,不滿意,立刻撕毀丟在字紙簍裡,習以為常,每天丟掉
的字紙總有滿滿一簍,許多紙都只寫了一兩行。

有一年我住在台北興隆路的山上,父母來住我家,晚上我常寫作到深夜才
去睡,第二天起了床總會在書房的桌上看到一疊稿紙,是我寫壞揉縐的稿
紙被一張張舖平疊在桌上,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原來是母親的傑作,她把
我丟掉的紙撿起來舖平了。

我對母親說:「這些稿紙都是寫壞不要的。」

她說:「我看都只寫了兩三行,還有很多空格,丟掉了不是很可惜嗎?你
可以把這兩三行劃掉,或者剪兩三行貼上去,不必整張都揉掉呀!」

然後她把我的稿紙拿起來看了半天,問我說:「這格子的小行是做什麼的
?」

我說:「那是給人寫錯了字改正的地方。」

「實在是太浪費了,怎麼不想好了再寫,這樣就省下很多紙了。」母親說
,然後她說:「我希望你用的稿紙不要有這些小行,每篇文章都要想好了
再寫。」

她想了一下說:「唉!如果稿紙可以兩面寫不是更好嗎?你一天寫個十張
,一輩子不知道少砍多少樹呢!」

從那時候起,我就不敢隨便浪費稿紙,甚至自印的稿紙把格子旁的小行也
去掉了。母親對樹木有深刻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家做的是林場
,父親在六龜鄉新威村的深山裡有四百多甲的林地,每棵樹的成長少則十
年,多則數十年,想到紙張無心的浪費可能就要砍伐一棵十年的樹木,使
用起來的心情就不同了。

根據馬以工小姐的說法,如果台灣有再生紙的觀念,回收廢紙,每年可以
在紙張花費上省下三億的新台幣,每年就會少砍四十萬棵樹木,想起來真
是令人心驚。我們提倡環保,提倡種樹,還不如先從珍惜紙張開始,並且
把日常使用過的紙張回收再製,倡導再生紙的使用,其實,我們已經在種
樹了!愛惜了一本書等於多了一棵樹木,這是非常積極的態度。特別是想
到每一棵樹上都有許多蟲鳥生命,砍掉一棵樹的當時,就有無數的生命死
在其中啊!

證嚴師父有一次在演講的時候說:

佛教說不殺生,除了不殺之外還要護生。不殺生,並不單指人而已,凡是
任何東西我們都不能謀殺它的生命。你們知道嗎?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
功能。

比如一張紙,對別人而言,可能只有一次的使用生命,但在我手中卻有四
次再生的生命。怎麼說呢?第一次我用鉛筆寫,然後用鋼筆。這張紙是不
是就不用了呢?不,我把它拿來寫毛筆字。我要告訴諸位我寫字的這張紙
是別人丟棄的廢稿紙,我把它翻到反面來寫。用別人丟棄不用的就已經是
讓這張紙再生一次了,用鉛筆寫是再生第二次,用鋼筆寫是再生第三次,
而用毛筆寫是再生第四次,這就是愛護東西的生命啊!

此外,我如果和比較知心熟識的朋友通信,通常也是把對方寄來的信封拆
開,翻過來重新黏一個信封,以這張信封再寄回去,當然這是與較熟識的
朋友通信時,就可把這張信封再「放生」回去,如此則等於多發揮一次它
的生命功能啊!


星雲法師也說過,以前在叢林當學僧,每半個月發十五張草紙,一天只能
用一張,那一小張草紙就顯得無比的珍貴了。

想到師父們愛物惜生的行止,都使我們感到慚愧不如而心嚮往之!

這種行止,是充滿了無限的再生與還魂,是體驗到法界一如之道,認識到
即使是一張紙也有生命,有無限的輪迴。因此,像環境保護、像使用再生
紙是佛弟子責無旁貸的責任與承擔,我也希望佛教的團體能多參與環保運
動,來主導這個對人類有積極貢獻的潮流。

我想到詩人周夢蝶曾有一本書叫「還魂草」,他寫過這樣的句子:「曾在
娑羅雙樹下哭泣過的一群露珠,又閃耀在千草的葉尖上了!」其中有這樣
優美的一段:

「有煙的地方就有火,有火的地方就有竈
有竈的地方就有情,有情的地方就有
就有相依相存相護相煦復相噬的唇齒
一加一並不等於一加一
去年的落葉,今年燕子口中的香泥。」

想到我現在正寫著的一張稿紙,可能是上一代人種的樹(或者是我父親種
的樹也不一定),我寫的字紙若投入洪爐冶煉成再生紙,很可能是百年後
某一位少年要寫的深情的信,(或者被印成我的孩子求知的作業簿),也
或者……,如是思維不禁歡喜踴躍,感知每一張紙都有無限的生命,每一
個字都消失了還有芬芳!

如果我們也用再生紙印佛經、印善書,那麼佛菩薩也會歡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