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預約淨土到人間 | 
                   
                  
                     | 
                   
                  
                     | 
                   
                  
                     | 
                   
                  
                    「心淨則國土淨」,「人間淨土」並非了不可得,但必須先求得心淨。心 
                      淨,自然國土能淨。 
                       
                      由中華民國女童軍總會、金車教育基金會與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 
                      的「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從四月份起展開,所秉持的信念就是:淨 
                      土是可以預約的,用什麼預約呢?用改變不良習性,用服務的人生觀,用 
                      關懷的情操,淨化自己、淨化家庭、淨化社會,由小而大、由點而線而面 
                      ,從己立立人到己達達人,從自淨到化他,循序漸進,逐步完成,淨土何 
                      愁不能預約得到? 
                       
                      因此,「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是一種「反求諸己」的自覺運動,這 
                      項活動人人可以參與,人人可以成就,就如同白雲禪師所說的:「若能轉 
                      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只要能轉變不良習性,不讓不良習性所轉 
                      ,則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是人間好時節。 
                       
                      或許有人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不良習性談何容易?預約人 
                      間淨土,那更難上加難! 
                       
                      其實,人性本善,人人均有佛性,本善的人性所以不能充分顯露與發皇, 
                      完全受到不良習氣日積月累的薰染,使得如如的本性蒙塵,因此,本性根 
                      本就不用去移,也不應該去移,所要移的只是外染的不良習氣而己。 
                       
                      習氣能不能改變,是「為與不為」的問題,而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 
                      「為與不為」和「能與不能」,究竟有何不同?基本的區別在那裡?我們 
                      可以舉孟子見齊宣王的一段對話做說明: 
                       
                      孟子對齊宣王說,我的力量可以舉起百斤的東西,但不能拿起一根羽毛; 
                      我的眼力可以看到像秋毫之末那麼細微的東西,但卻看不見一整車的薪材 
                      。這種說法不知大王同意不同意? 
                       
                      齊宣王回答說:不同意。 
                       
                      孟子又說:今天恩惠可以加被於禽獸,卻不能嘉惠於老百姓,就和這個道 
                      理一樣。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不願意用力;一整車的木材看不見,是不願 
                      意用眼睛去看;百姓不能好好照顧,是不願意用心服務,所以做大王的沒 
                      有盡到做大王的本分,是不為也,不是不能也。 
                       
                      齊宣王說:「不為」和「不能」有什麼差別? 
                       
                      孟子說:如果你要把像泰山那麼高峻的山,挾抱在手上,又要步行穿過北 
                      海,你跟人家說:「我不能」,是實在不能。但如果要你為長輩攀折一枝 
                      樹枝,而你卻向人說:「我不能」,其實,這不是不能,而是不為。所以 
                      要盡做大王的本分,並不是像挾泰山以超北海那樣不能做到,而是像為長 
                      輩折枝那樣,不去做而已。 
                       
                      今天,要我們大家一起改變不良習氣,以便預約人間淨土的到來,如果說 
                      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是不為也,而不是不能也。抽菸、喝酒、嚼檳榔、賭 
                      博、奢侈、浪費等,那一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呢?都是受到後天的薰染養 
                      成的,既然是後天薰染的結果,也可以用自己的毅力與恆心,勤加擦拭, 
                      使本來潔淨清明的本性顯露。 
                       
                      因此,不良習性能不能改變,完全是為與不為的問題,而不是能與不能的 
                      問題;只要肯發勇猛精進心,斷然戒除不良的薰染與習性,應該像是反掌 
                      折枝那樣容易,有心人何不同來一試?設若人人能改變不良習性,則人間 
                      淨土何愁不能預約,淨土又何愁不能很快地來到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