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人苦口婆心挽回一瀕臨破碎的家庭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一早,台中林梅節委員帶來一對夫妻,因妻熱衷於跑道場,欲出家,拋夫 
                      棄子,不顧家小,特來請上人開示。 
                       
                      上人痛心疾首說:「凡事都是人做的,很多人問我怎樣才能當慈濟委員? 
                      我都一句話──『先改變好自己』,感動家人,才有資格當委員。不要以 
                      為修行只是削髮,『剃頭容易修行難』,千萬不要因妳個人的行為,成為 
                      眾人的話柄,轉變別人的道心。要知道,社會是由很多家庭組合成的,家 
                      庭和睦,社會才會祥和。」 
                       
                      「太太有錯,先生也有責任。曾經,高雄有一對年輕夫妻要離婚。那位太 
                      太也是四處跑道場,求功德,家中一斗白米,一年煮不完。先生說:孩子 
                      們沒飯吃,她就去買自助餐回來,說『那裡沒飯吃?』;孩子們沒襪子穿 
                      ,她就去買一打襪子回來給孩子用。後來,經我勸解,先生也在一旁聽, 
                      他說:『可能我也有錯,因為我反對她學佛,她就乾脆不回家。』可見當 
                      先生也有責任。 
                       
                      「台中有位洪金蘭,自稱是──壞女兒、壞太太、壞媽媽……集所有『壞 
                      』於一身,去年來精舍,聽我講『父母恩重難報經』,當下痛哭流涕,誓 
                      改前非,因她的改變,整個家庭也改善;以前不認父母,現在爸、媽聽說 
                      她要回來,都很高興。你們要向她學習。」 
                       
                      「每一個家庭都有它教育的水準,一根扁擔一個人肩挑,不如兩人兩頭一 
                      起擔的輕鬆。」 
                       
                      「信仰要正信才能提高智慧;顧好家庭,才能利益社會。從今天起,要歡 
                      歡喜喜,不要再提過去的往事,好好把握現在。」 
                       
                      上人語重心長的教誨,使案主淚流滿面,頂禮懺悔,師示:「懺悔則清淨 
                      」,願她改過自新,扮好慈濟人的角色。 
                       
                      一行人見上人諄諄教誨在家弟子為人處世之道後,頻頻頷首讚嘆,亦趨前 
                      頂禮,感佩之忱,可見一斑。此時,高雄來了一部遊覽車,欣見上人,爭 
                      著要與上人合照;希望他們不僅照到相,更要愛護慈濟的形象。 
                       
                      近十一點時,李游秀師姊,引領陳沼濤老先生及其公子陳世錦謁見上人。 
                      陳老先生自奉儉約,然而對慈濟志業護持有加,如今更鼓勵兒子加入慈濟 
                      行列。善孝的陳公子,欣然應允,受聘為護專講師,及管理中心電腦人員 
                      。 
                       
                      上人勉其繼承慈父的精神,抱持志業的精神用心了解。陳世錦不明白為何 
                      政府該做的,卻由慈濟來做? 
                       
                      上人示:「政府是為民服務,而社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是彌補政府不足 
                      之處,埋怨政府,不如起而做。反觀我們安居樂業,也是政府德政,否則 
                      如中東戰火連連,如何能建設?況且我們常說『同胞愛』就是最親近的一 
                      家人嘛!所以我們要『心和』,也要『形和』。」 
                       
                      回想上人秉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應內政部邀請,演說「 
                      慈濟精神淨化人心」的情景,感觸良多。此行開啟慈濟肩負淨化人心之因 
                      緣,真是任重道遠,當共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