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藥師佛是無量光的象徵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晨,來自桃園、大溪、新竹等地的六百位會員,朝山入精舍。上人感謝大 
                      眾:「因為各位心中有愛慈濟的熱力,所以精舍簡陋的環境,隨即變成各 
                      位清涼莊嚴的殿堂。」 
                       
                      今早,慈誠隊與護專學生忙著整理環境,以接待慈濟列車來訪,上人為之 
                      開示:「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的意義。 
                      以慈悲、柔和的心待人,透徹事理,煩惱去除,則「諸法空為座」。 
                       
                      上人亦重申守「慈誠八戒」的重要:「加人慈誠隊就要勇於改過,人不怕 
                      犯錯,只怕不知悔改。如果覆藏己過,則惹人非議,於背後指指點點,自 
                      己也會有罪惡感,不敢坦然面對人群。所以我常對你們說,守慈誠八戒, 
                      可以使人生不犯錯、不後悔,慈濟是千秋萬世的志業,是座屹立於宇宙的 
                      高山,並非小砂丘,而慈誠隊是慈濟的護法金剛,志業必須靠你們的智慧 
                      與毅力來推展,期望大家『就有道而正焉』,更上一層樓。」 
                       
                      上午,有位林醫師來訪,請教上人阿彌陀佛與藥師佛的差異。上人開示: 
                      「阿彌陀佛包容一切,是吉祥的象徵;而藥師佛是透徹與清淨的,是無量 
                      光的象徵。不過藥師佛的東方琉璃世界,是著重於現世的實踐;而阿彌陀 
                      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則著重於來世的福報。前者如旭日初昇,後者如夕陽 
                      西落。由此可知東方琉璃世界充滿著希望,我們學佛就是要啟發單純的心 
                      ,把握現在找到自己,不要求未來的福報,使人生發出光亮,做人間的活 
                      菩薩。」 
                       
                      今日有二千多名會員聚於慈院,委員們事先準備的午餐便當不夠。慈誠隊 
                      師兄於是先讓會員、來賓、委員師姊用餐。待眾人餐畢,師兄們再惜福地 
                      收集他人用剩的便當,大家分著吃。想想師兄們大多身兼三職,既是委員 
                      、慈誠隊員、又是榮譽董事,平日社會地位高,養尊處優,現在為遵循上 
                      人的教誨,竟食他人用剩之便當,實在令人感動敬佩。 
                       
                      下午,上人為慈濟列車會員開示,有多位小朋友抱著撲滿上台,上人笑說 
                      :「每家的小朋友,如果每月捐一個撲滿給我,那慈濟醫學研究中心的基 
                      金來源,我就不用煩惱了。」語畢,引來一陣歡笑,氣氛極為融洽。上人 
                      又勉勵大家一條心,將台灣建設為「大學城」,讓國外人士前來留學,那 
                      就可避免國人因子女出國留學,而引起的諸多煩惱。大家聞言,皆報以熱 
                      烈掌聲。 
                       
                      晚上,慈濟護專七位教職員至精舍拜見上人,報告校務現況及教學方針, 
                      表示將設計「慈濟人文」課程供學生們選修,如貧戶探訪、慰問,至慈院 
                      當志工、精舍尋根等,使同學們深入「慈悲喜捨、誠正信實」的慈濟精神 
                      。 
                       
                      上人慈示:「學生可塑性大,心性純潔,習氣要改不難,因此教導學生就 
                      像種樹般,必須不斷地以愛心、耐心來灌溉幼苗,使其茁壯。對於令人傷 
                      腦筋的學生不要失望,她們也有可愛的一面,截長補短看來,她們也不錯 
                      。亦可常帶學生回來精舍尋根,相信多少能對其心靈有所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