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上人走入苦難的人群好似菩薩在遊戲人間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二日


一早,高雄師兄夫婦,入精舍拜見上人,黃師兄伉儷近因遇到人事困擾,
自覺無力推展會務,而深感挫折、苦惱。上人知曉後對其開示:「當別人
拿石頭擋我們路時,應生勇猛心跳過去,或將石頭移開,如此才能精進。
將師志謹記於心,放下人我是非,在慈濟世界中人人平等,一個人若修養
到能夠展現人格典範,就可提升自我的人格操守呀!」伉儷倆聽完後釋懷
離去。

本週輪到台中委員回醫院擔任志工,上人於今晨的座談會中特別呼籲委員
們返家後,能廣為傳遞大陸賑災訊息。當場陳瑞端師兄即率先響應。

上午,一位留美歸國的青年前來向上人求法。年輕人自稱因某種因緣,不
由自己地被人帶去受菩薩戒,自此常覺得有罪惡感,每天生活於不安中,
無所適從。

上人開示:「經即是道,學佛首要在於踐行,受戒的目的在於讓我們持戒
,而非執戒。你既已受戒,即要安住當下,力行菩薩道,不要停滯在戒條
的名相上,否則徒增煩惱;學佛沒有高深學問,只是要斷煩惱而已。」

年輕人又提及,美國有位法師說出家人應致力研經、禮佛,而上人所做似
乎不符出家人所該做的;此外一般人認為受戒、拜懺、聽經才是真正佛教
待,不知上人看法為何?上人表示:「出家學佛,各有依止,所不同的是
有的遊戲於文字(研經),有的遊戲於人間,我願和苦難眾生結緣,所以
選擇後者。每個人都有他的觀念和立場,只要知道自己的方向沒有偏差,
能心安理得、堂堂正正行事,就無須在意別人的看法。」上人又言:「受
戒、拜懺只是形式,佛法是用來體現的。慈濟委員由善門入佛門,由親自
的體會中,逐漸改變他們的觀念和習性,因此深獲家人的支持。學佛切忌
引人反感,有些人因忙於誦經、拜懺等,無法兼顧家庭,導致家人不滿,
反而造成他們對佛教的誤解和傷害。」

新加坡委員靜蓮師姊偕賴玉珠、嬌桃師姊前來精舍,師姊們欲於新加坡成
立分會,因此一行人將於精舍停留十天,體會慈濟精神,以便帶回當地宣
揚。上人鼓勵她們用心聽、用心看,慈濟的海外慧命,就全靠師姊們傳續
了。

下午,由救國團所舉辦,來自韓國、日本、德國、大溪地等所組成的海外
華裔青年回國參訪團,一行二百三十位至精舍參訪,由宣師父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