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中廣全國聯播首先播出慈濟赴大陸賑災的消息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日


桃園與中歷地區的委員回來當志工,卓梅玉師姊向上人報告成立共修會,
研讀靜思語,讓每個人報告心得,學習台風,注意聲色。

上人示:「研究靜思語,共修是好,但是有『入』嗎?剛開始要加強心念
,慈濟開始是以『土方』──誡、正的工作態度,先有誠、正,就能信實
,誠正信實就是慈濟的工作理念。有人聚會的地方難免有聲音,共聚時不
要說某人特別好,同時在做事,不是積極就是灰心,積極、灰心相對就有
是非,而誠懇的做事心態是無緣大慈,不是為別人稱讚而做。」

「做事要正,正才可以破邪,要無利益得失才能正,否則就易偏失,例如
做慈濟有福,是因先造福別人,已欲達先達人就是正。若是為得福德、功
德就是有求,而有求就不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求不得就不自在,
就容易不正。心是行為的中心,心正行正,走到那兒都平行,自然人見人
喜。有此聚會地點,要利用來做道場,不要做是非場所。」

今日早上七點全國聯播,傳出大陸將開放慈濟至大陸賑災,王端正先生入
精舍與上人商榷此事。據丘芷師姊之夫婿胡照祥言,大陸將以「中國抗災
救災協會」開放慈濟賑災。據說這是大陸拒發佛教徒「台胞證」後,第一
次開放給佛教團體的舉動;但截至目前為止,本會尚未接到任何具體文件
證明此事,上人示稍安勿躁,靜待進一步的訊息。

早上九時,來到慈院慈濟部,巧遇新上任的人事主任朱正一先生,上人與
他談起慈濟四大志業的理念:「人的需求是無止盡的,如鼻下一橫──口
,永遠填不滿,就如人心無論怎樣都不滿意,如何處理人與事?不要人云
亦云,否則會引人偏離,心是無底洞。」

「醫院是救人的地方,要趕快建立人性的觀念,尤其是愛。如何引導人的
精神,如何將精神力量延續下來,要靠人來做,而你面對的是凡夫,必定
求無止盡;人事要圓融,先要心無煩惱,要有清淨的愛,正則避邪。」

朱主任表示:「幸好聽了上人這一席話,最近搬家,加上重新適應新環境
,頗為煩惱,為何辭去好好的工作來此受苦?」

上人說:「花蓮是值得居住的好地方,慈濟是真正的愛,本性的愛,久了
,你了解就會認為值得,短暫的不適是難免的,要深入再深入,就不會後
悔。」

下午三點,慈濟護專老師及新進人員至精舍尋根,先由慈師父等一行人帶
領,至慈濟發祥地──普明寺巡禮,爾後由上人開示:「很高興諸位來此
發揮功能,悲相對的就是喜,喜就是捨,教育是喜捨──不斷發揮功能,
培養真正有愛心的醫護人員。慈濟是一百多萬人的大家庭,護士要發揮白
衣大士的精神,而你們是當現代觀世音菩薩的老師,多麼光榮!所有慈濟
人都感恩你們,你們真的很辛苦!」

張芙美校長和王端正先生也對眾人殷殷鼓勵,參與尋根的同仁都表示:感
受到慈濟大家庭的溫馨,也深信慈濟是一部現代史,將越走越平坦、越寬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