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中國時報記者官鴻志等來訪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一次參加慈院志工報務的某慈誠隊員,對急診處護理長不厭其煩地解說
「急診服務的因應措施」及急診處主任趙凱醫師親切、耐心地為病患一再
解說病情,非常的感動。他說這是他四十年來到過各大小醫院從未見到的
情形。上人示:「做志工要用感恩的心來做,有感恩的心才會快樂,而真
感恩就要用行動來表達。」

午後,教育部專員王碧綢、郭葉,中原大學賴坤明主任,師大李汝璣主任
,台北護專張國相先生,台北工專吳連賞主任及明志工專周文賢校長等一
行人入精舍拜會上人。

一年前移民紐西蘭的連林賽花師姊,很努力地在當地推動慈濟精神。求好
心切的她,遇到些許的不順難免感到挫折、沮喪。上人鼓勵她:「要用感
恩的心來做才會快樂。慈濟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工作,除非離開人
群,否則,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有是非,但看你如何去善解。」

出身醫生世家的陳淑娟居士在高雄委員陪同下進精舍拜謁上人,陳居士明
年可望取得中醫資格。她表示:「願將身心奉獻上人,奉獻佛教,只是怕
做不好,請上人開智慧。」上人笑答:「智慧要自己開,心量要擴大,自
我則要縮小,自然會產生智慧。」

中國時報官鴻志、蔡明德兩位記者,為中國時報週刊元月三日創刊號的一
篇專訪,特來拜謁上人。官、蔡兩位記者對慈濟遠赴大陸賑災之事表示關
切與興趣。諸如:「什麼樣的因緣要到大陸賑災?」「為何只做重點救災
?」「對於反對法師救災的人士,看法如何?」「有否想過到大陸去看看
?」……等問題紛紛出籠。

上人為之婉轉開示:「宗教是一種精神力量,宗教的愛是普及天下眾生,
因此,只從救人出發,並沒有考慮到兩岸的政治關係。佛教講因緣,若在
過去,兩岸未開放,消息封鎖,慈濟想救也做不到;若是未來,兩岸已水
乳交融了,慈濟再去做也沒有什麼特殊了。現在由慈濟來做,恰好搭起兩
岸間的橋樑,時間上掌握的剛剛好。而大陸地廣、人多、災區遼闊,從何
做起才能落實呢?我們的力量很有限,只能選擇重點來做。再說,中國人
講仁愛,我談的是慈悲,又怎麼忍心看他們挨餓、受凍?為災民建房子又
與政治何關?有愛就沒有敵對,何況對大陸民眾,我們嘴上總也掛著『同
胞』兩字啊!你問我想不想到大陸去看看?我常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
不可得,我只把握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