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賑災團歸來,檢討會上競吐心聲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九日
今日第六梯次賑災團即將返台,林碧玉師姊昨晚漏夜趕回,清晨六點許即
抵台北分會向上人銷假。僕僕風塵一臉疲憊,卻仍幹勁十足,又將搭機返
回花蓮,晚上再飛到台北參加賑災檢討會,真像騰雲駕霧的菩薩,瀟灑自
如。
上人慰諭其辛勞,希望她能先向分會的工作人員簡報此行的點滴,再返回
花蓮。
林師姊提到:在全椒縣到處可以看見百姓穿著印有慈濟徽章的衣服,感覺
格外親切,對於部分沒有穿上慈濟棉衣的民眾,陪同的官員臉上露出歉意
。
中小學的奠基儀式中,團員隨俗接受小學生獻紅領巾的最高敬意。委員師
姊以表演手語,慈誠師兄則獻唱「慈濟頌」作為回應,氣氛融洽感人。
接著,上人與分會工作人員開會,勉勵大家一起來寫現代的慈濟大藏經,
上人說:「中國的文化最美,我們要再回歸仁愛的文化──寫下現在活生
生的感人故事。世間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長久,唯有愛才能深深地感動人。
」
王端正先生則表示:「愛心的表現是精神的落實,文字寫歷史,可以久遠
相傳,慈濟精神繼續推廣,淨土一天沒有到來,慈濟工作一天無法停止。
」
下午六點半左右,賑災團返抵台北分會,上人為使遠途的團員早日返家,
無須另外再召開檢討會,遂請眾人用完晚餐後,接著開會檢討。
上人首先慰勉大家的辛苦,也相信大陸之行很充實,請大家逐一報告心得
,做為後繼者的參考。
黃永存師兄提到,有位婦人癲癇發作,大家去幫忙按摩,待她甦醒,感動
得眼眶都紅了!
黎逢時師兄感到最初對陌生老人喊「爺爺、奶奶」,覺得很不自然,但看
到他們笑了,就真誠流露,脫口而出。上人幽默道:「他真的認你為孫了
!」
林宗明師兄感慨良深,談到本想將「老爺車」淘汰換新,看了災胞的淒苦
,決定「漆漆補補再開三年」,願意將買車的錢再奉獻出來,希臘同胞們
早日從「無可奈何的知足」成為「積極的知足」。
秦基雄師兄說,小朋友熱烈歡迎,衷心感謝我們,教他們「一朵蓮花種在
心田」與「心中有愛」的手語,種下慈濟的幼苗。
梁安順師兄認為,文宣需要再加強,當地精神文化很匱乏。正印證上人說
的回歸中國文化的遠見。
李正富師兄由衷表示,學生是國家的棟樑,上人決定在當地蓋學校實為明
智之舉。
林美蘭師姊看見工地一位十四歲的男孩從早上六點半工作到晚上八點,只
為飽食三餐,感到生活在台灣的孩子是多麼的幸福!
黃華德師兄經這次趕製棉衣與慈濟接觸後,衷心表示慈濟人是無所求的助
人,還心懷感恩;做善事就要及時。
歡喜聲中,時間悄悄的流逝,將近十點半了,上人感恩的說:「慈濟最美
的是感恩的聲與色。你們的赤忱,如冬天的太陽,溫暖了他們冰冷的心。
這次賑災是對台灣同胞愛心的大考驗,能夠動員全省慈濟人,發揮『一眼
觀時,千萬人動』的力量,第一要感恩的是大陸同胞,讓我們發揮愛的良
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