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公阿婆回到慈濟大家庭享受團圓佳餚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七日
早課時候,上人叮囑常住眾:「今日是阿公阿婆期待已久的冬令發放,大
家要以看待親人的態度去招呼他們,除了在物質上給予幫助外,更要用溫
暖的情意去撫慰他們孤寂的心靈。」
才用完早餐,美國和新加坡的委員黃廷國、鄭李實先、賴玉珠等圍繞上人
身邊,請示上人在海外推展慈濟志業應具備的心態如何?上人強調:「人
和為貴,慈濟今日的成就在於人多力大,使人人奉獻他的良能。負責在海
外推動慈濟者,切不能存有驕慢心,定要大智若愚,不為所知障阻礙。凡
事尊重他人的意見,萬不能要求別人將就自己。」
新加坡委員擔心人手不足,延宕發展的機緣,上人勉道:「不要操之過急
,只要你們能呈現團結和諧的整體美,自然會吸引他人來參與投入。功德
會成立初始,也只有三十位會員,能發展成今日的成果,端靠大家對外誠
正信實,對內和睦無爭。」
把握親炙上人的良機,海外委員紛紛提出心中疑題:「委員該如何拿捏待
人的分寸?」「如何才能無罣礙?」「聽到有人批評慈濟時該如何處理?
」……上人分別以「愛人寬一吋、待人讓一分」「打開心胸、放大愛心就
無罣礙」「以平常心,輕鬆地談你所知道的慈濟故事,若對方仍不願接受
,你就暫且放下,千萬不要因暫時受阻而替自己增添煩惱」……上人的妙
法,字字珠璣,敬聆者無不歡喜信受。
九時半,上人搭衣上殿,親自領眾禮拜藥師經,主持藥師法會,展讀疏文
時,充滿對受濟貧戶的悲憫和對善士大德的祝福。
在花蓮師姊的巧手烹調下,阿公阿婆們享受了一餐團圓佳餚。依循慣例,
縣長每年必定前來參與發放活動。今年,吳國棟縣長亦代表花蓮縣民向上
人致意,感謝慈濟對地方所做的貢獻。
發放前,上人除了勉勵大家以歡喜心、感恩心歡度佳節外,並特意拿起瓶
裝食用油,分別以國、臺語提醒受濟戶:「請你們留心!這是油,不是汽
水,千萬不要誤喝哦!」上人觀察周密,總在最細微處提醒大家。
讀者文摘記者馬枸小姐,歷經兩日的慈濟見聞,似乎極受震撼,訝異的神
情經常在她臉上浮現。她不斷以「太稀奇了」、「很興奮」、「不可思議
」、「很有趣」等字眼表達她內心的感受。冬令發放時,她親自將紅包交
到貧戶手上,並於稍後捐贈美金兩百元,成為慈濟的會員。
透過劉金鵬先生的翻譯,馬枸小姐請教上人:「最讓您煩惱的是什麼事?
最歡喜的呢?」「對天主教泰勒莎媽媽的觀感如何?」上人答以:「看到
眾生悲苦,如大陸受澇患的災民,是我最大的煩惱;看到一片祥和的氣息
是我最大的歡喜。」「對泰勒莎媽媽只有『尊敬』兩字,曾與該組織的修
女們接觸過,可以體會到她們純樸的愛。」午后,馬枸小姐轉往護專參觀
,上人贈予一枚慈濟徽章,她歡喜地讓上人替她別在衣領上。
美國分會的李德宣師兄這幾日隨師見聞,努力吸收慈濟的精神。今天行將
離去,向上人告駕後,上人慈悲地為長跪在地的他別上慈濟法船,藹然叮
嚀:「回去好好發揮慈濟的精神,美國雖與臺灣距離遙遠,但師父的心跟
你們的心很貼近。」李師兄長跪受教,頂禮三拜後已是滿臉淚痕。
台北六十位委員依序告駕離去,連續兩日的盛典大事,人來人往,精舍在
晚餐過後,又恢復了往常寂靜的面貌。
本會自民國五十五年開始濟貧工作,第一年濟助十五戶,支付救濟金二萬
八千元,至民國八十年,接受濟助的貧戶達三千六百九十九戶,金額高達
五億零七百萬;累計二十七年來,濟貧金額超過二十億,受惠貧民一百二
十三萬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