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花蓮區慈濟服務隊第七期志工開訓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八日 
                       
                       
                      醫院中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社會的縮影,想起小兒加護病房中的小 
                      菩薩--陳俊男,及昨日拜見上人請求開示的男士,上人不禁感嘆:「昨 
                      日的那位男士很無奈地面對醫學上宣稱的神經功能萎縮症,亟需要精神上 
                      的輔導 ;而小孩子不知死的意義,精神上還能關懷別人---俊男小弟  
                      弟說:『師公,我節省錢給您蓋醫院!師公要保重!』讓人心中既感欣慰 
                      又難過。知道的人很恐懼,反不如不知情的人自在。人生是靠生命的意志 
                      力來維持,有責任感的人奮鬥的意志強,生命力自然旺盛。」 
                       
                      下午,花蓮地區慈濟服務隊第七期志工開訓典禮,邀請上人親臨開示:「 
                      歡迎大家加入志工!我們不稱『義工』,是因為義務工作者沒有責任,而 
                      志工是『發於內心,立於志願』,所以能認真投入。熱心易發,恆心難持 
                      ,希望各位抱持長久之心。」 
                       
                      志工是醫院軟體中的軟體,醫師付出的是功能,因為非常忙碌,能給予病 
                      患的時間有限,沒有辦法醫身體又解心結。其實病患三分是病,七分則需 
                      要精神方面的鼓舞,而志工就是負責這七分良能的付出。 
                       
                      上人表示,發自於心、發揮於行為,不受社會污染的善念,這種「性本善 
                      的知覺」即是智慧。智慧人人本具,祇是有些人受後天人我是非煩惱的遮 
                      蔽;當智慧被啟發後,即會不計代價地付出,而得歡喜,這分歡喜便是無 
                      價之寶。施比受更有福,不求回報,即是無量功德。 
                       
                      「人生在世間如微塵,不要小看這小沙塵──合抱之木發於毫芒。每個人 
                      都有菩提種子,要盡快種下使其生根芽,庇蔭來者。」 
                       
                      濟濟一堂的第七期花蓮志工,不少是曾經受慈院照顧的病患或家屬,他們 
                      心存感恩前來回饋,的確因緣深厚。在上人「人生只有使用權」的召示中 
                      ,各個發願掌握當下。相信在他們有心、用心的付出下,慈院「杏林春暖 
                      」的寫照,將更多釆多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