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思賢父親黃定老先生遺愛人間
◎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日


為佛教、為眾生,為續慈濟慧命,上人定期奔波南北各地,今日又開始一
連八日的行程。

慈濟清流己注流於各校園中,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四十五位同學,喜捨春假
時間,回到醫院當志工。上人臨出門前對他們諄諄善導:「人生的良能,
應善加把握;用好的功能去利益人群,用感恩的心幫助人,即會得到歡喜
;常保感恩的歡喜心,才是真正歡喜的人生。」

「在學校學的是功能,來此服務,即是將功能轉為良能;發揮你們的愛,
用這一分愛的良能利益人群。希望社會因為有了你們的愛,而把凡間變為
淨土。更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園丁,勤奮灌溉,讓這一顆善的種子開花結果
。」

看到醫院生老病苦的百態,體悟到人生生離死別的無常,接受上人的法語
甘露,學生們的心靈深受觸動,一一要求皈依。上人慈悲應允,並分別為
大家取法名,男眾「誠」字輩,女眾「懿」字輩。上人言:「誠是人生的
根本,懿為善美之德;希望你們將誠、懿廣布於社會。皈依不在於儀式,
重要的是我們彼此心靈的認識。」

「語出於我口,聲入於你耳,進入你心,而你們能在體會『法』後,發出
於行,此即是度。切記,三寶弟子一定要有佛心,佛心即是慈悲心。」

九時,上人率隨行弟子,離開精舍前往台北。

儘管台北的天空雨絲紛紛,但並無礙於慈濟人虔誠的法愛。甫下火車,即
見到月台上一片藍色的人群,委員們人人臉上流露歡喜的微笑,列隊恭候
上人的到來。

美國分會執行長思賢師兄的父親於昨夜往生。出了火車站,上人先行至黃
公館弔祭黃父。

思賢師兄表示,葬禮將以佛教儀式舉行,「這在黃家大家族中,是一項難
得的事」。上人示:「不殺生、多唸佛,意謂著一分敬與愛。不管用何種
儀式治喪,家屬的意見一定要和,和為貴。」

感恩上人親臨為其父上香,思賢兄弟俯身頂禮。思賢師兄並以黃老先生名
義,捐贈慈濟一千萬元建設基金,讓其父得以遺愛人間。

下午二時,於台北分會講經堂,表揚北區、中區績優志工。志工老兵顏惠
美師姊於會中報告八十一年志工工作五大方向及重點。

今年接受表揚的志工共有三百二十二人,其中有服務滿五年、二年及一年
者,年近八十的師媽亦列身接受上人頒贈獎牌及感謝狀的行列中。

管理中心王端正先生,亦以副總執行長身分致詞:「志工的付出,是病人
心靈最好的滋潤劑。佛教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及無畏施,而志工工作
,融合了此三種布施,你們已把身心奉獻到極限。」

接著上人對眾開示:「感謝狀雖然只是一張紙卡,卻代表我一分深深的感
恩。佛教說神通廣大,其實所有的神通,都來自於心的連結。」上人闡釋
,為職業而付出的只是功能,功能會有計較的心;志業則不同,它是一分
負責、歡喜的工作,志工們對志業愈投入、愈付出,就愈歡喜。「慈濟是
一條菩薩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是至高無上的人格者,病苦的眾
生最需要幫助,能及時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就具有菩薩至高無上的人
格。」「人生的功能應善加發揮,空有種子──『愛心』,若不撒播出來
,那麼永遠只是一顆種子而已,不會開花,不會結果。」

上人開示後,美國分會黃思賢、馬來西亞葉淑美、日本謝富美等委員,分
別報告當地會務及感想。

紐約支會將於四月十二日舉行周年慶,支會負責人施長要師兄特地撥冗回
國吸取慈濟精神。因長年旅居國外,他自喻是上人的函授學生,施師兄說
:「去國留學為了求知,到慈濟為了求覺;此次隨著上人輾轉南北,只為
求法。」「很多人都說上人是菩薩的化身,我是絕對相信,但我更喜歡說
上人是呈現聖化精神的典範。」

下午五時三十分,花蓮東華大學籌備主任牟宗燦教授,至分會拜見上人。
牟教授與思賢師兄是多年好友,他表示:「東華大學成立後,希望能與慈
濟相輔相成,共同舉辦一些活動。聽說慈濟將來要辦宗教學院,相信一定
會很成功的。」

上人表示:「為了提升我們的社會,需從教育著手;為了後代子孫,大家
應該把教育辦好,將來,好讓人有『留學,要到臺灣』的信心與肯定。」

晚上七時,三十位榮譽董事齊聚台北分會會議室,召開八十一年度榮董聯
誼會籌備會。上人首先感謝大家的熱心護持,慈濟能穩當地發展,完全來
自於大家團結的力量,「我們的心念只有一個──無所求地為眾人付出。
」慈濟乃以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推動四大志業。以慈善為起點,從三十
個會員開始,由點而線而面。「慈善工作以濟貧教富為重點,我們在貧富
之間搭起一座善的橋樑,讓富有的人何以付出一些力量,讓貧苦的人可以
得到一些幫助。」

上人以「慈濟是一項歷史性的工作」勉勵大家好好把握因緣,利用人身,
為台灣造更多的福,替人生做更多的事。侯博文居士感慨地說,台灣經濟
雖然富裕,但在精神的教育上,卻相當低落。希望慈濟精神的發揚,能在
國際上建立良好的形象。

面對諸多榮董的護持,上人懷抱無比的感恩,並再次重申為佛教盡形壽、
獻身命,「讓加入慈濟的人永不後悔」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