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蘇花公路,憶昔志業艱辛路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一日
今晨,上人請昨夜在台北分會值班的慈誠隊師兄共進早餐,餐後一位師兄
向上人請益:「國父說:『知難行易』,上人為何稱之『知易行難』?」
上人幽默回答:「很簡單呀!要你們不要亂發脾氣,你們也知道,卻不容
易控制,總是錯了以後才後悔!」一語中的,眾皆會心。
站立一旁的陳真鳳師姊,想到再過幾分鐘就要跟上人分手,返美述職,不
禁悲從中來,淚水潸然,上人瞧見,溫柔地輕拍其肩膀笑曰:「樂觀一點
,學佛人要來去自如呀!」語畢,大家起哄逗著鳳姊兒,終於使她破涕為
笑。
結束十天來的南北奔波,今天總算踏上歸程,有別以往的是此次回程不搭
火車,將取道蘇花公路。濟宇、濟立兩位師兄自告奮勇充當司機,美國分
會執行長思賢師兄自稱是「孝子」,要一路護駕上人到花蓮。
臨行前,上人再巡視各樓層辦公室,對於不到八點就來上班的同仁,上人
深致謝意:「你們辛苦了!」
自北迴鐵路通車以來,上人已有十二年沒走過蘇花公路了,一路上,車行
蜿蜒於山巔水涯,極目望去,太平洋碧波萬頃,懸崖斷壁間,巨濤拍岸,
自然景觀的奧妙雄偉,令人歎為觀止。
融師父談起十幾年前,上人一年兩次的環島訪貧工作,若北上時皆取道蘇
花公路,當時路況惡劣,又沒有自己的車,不是叫計程車就是借坐已故許
聰敏老居士的貨車。有一回,林碧玉師姊考慮外出訪貧的方使,就買了一
部中古車,以為車體雖舊,但性能良好,應可代步,沒想到上了蘇花公路
,就在清水斷崖邊,老爺車的排煙管竟因亂石的顛簸而脫落,一路上車子
不但搖晃而行,更有音響作伴,大家焦急萬分。在後不著店、前不著村的
情況下,林師姊只得爬到車底下拿起塑膠繩勉強地綑綁以固定排煙管,老
爺車才再出發……聽融師父細數前塵往事,令人大興「篳路藍縷,以啟山
林」之感。
抵達精舍已下午四時許,結束十天的旅程,上人仍強振精神再走視精舍一
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