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巍巍紀念堂,眾多智慧的結晶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二日
列席工地會議之前,上人先繞往病房探視數度進出慈院的俊男小弟弟。俊
男這次顯得更羸弱了,上人來到他的面前,憐惜地握著他纖細的小手,湊
近他削瘦蒼白的臉頰問道:「俊男想念師公嗎?」孩子眨著驚喜的雙眼,
臉上立刻湧現一片紅暈,牽動著無力的嘴角──兩顆骨碌滾動的大眼睛,
是先天性肌肉萎縮的俊男,全身器官所剩最靈活的部位。
自從聽了「童心映月」錄音帶,俊男立志做個師公心目中的小菩薩,即使
自己陷在莫名的病苦中,他仍儲蓄大家給予的任何一個小紅包,聲明:「
要給師公蓋醫學院的喲!」
面對一個才六歲就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氣息奄奄、連講話都沒力氣的
孩子,什麼樣的鼓勵和安慰才是最恰當的呢?上人輕輕嘆息,似乎這個孩
子也在用他生命的全部,訴說一則令人唏噓「無常與業力」的故事。
中午,紀念堂室內設計工程第二次修正會議,在第一會議室召開。涵蓋佛
教精神、藝術、文化與現代科技於一爐的紀念堂,其內部裝修工程最讓上
人費心;而龐雜程度,也讓建築師朱先生歎曰:「國家劇院的設計尚有其
固定依據及傳統模式,而我們紀念堂卻完全沒有先例可循,這實在是一座
史無前例的佛教建築啊!」
在講經堂的天花板及講台造型設計仍懸案未決,有待參與者集思廣益時,
另一個包括紀念堂新建工程、護專新建工程及醫院第二期增建工程的工地
會議,也繼續召開。
每一位義務參與諮詢的建築委員,其工作態度與精神,皆令人感佩,以最
經濟的資金,建造最堅固的建築,是他們認為責無旁貸的工作使命。上人
則以感恩的心情共同參與會議,直至下午六時才返回精舍。
晚,慈院溫主任、林護長、陳護長、林堅熙醫師闔府和陳幸一教授闔府,
陸續入精舍拜望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