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大專志工心燈相傳吐心語
◎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一早,慈愉、慈華、林智慧師姊和楊亮達師兄伉儷,齊入精舍拜見上人。
慈愉和慈華兩位師姊各就自己目前在加拿大和英國推展志業的概況向上人
報告。

針對加拿大委員經由「食物銀行」濟助當地貧困家庭的方式,上人極表讚
譽,並交代:「要量力而為,可比照台灣的個案處理,對需要者施以援手
,而非固定以四百戶為限。」

下午,行政院主計處研考組一行十四人參訪本會,他們關心探詢蓋醫學院
的動機,和本會從事慈善的種種。上人感激大家冒著溽暑,不辭遠路,前
來關懷慈濟志業,並為大家解說:「蓋學院是為了培養良醫。長久以來,
慈善工作不斷,是因為覺得對貧戶如果只採形式幫助不夠徹底,必須深入
了解他們的實際狀況,才能夠給予做最實質的幫助。」

三時,警察廣播電台台長趙鏡涓女士,率領其同仁十餘人同來拜見上人。
趙台長邀請上人能在警廣以國語發音,接引更多有心向善、有心學佛的人
。上人謙稱:「我對自己的國語沒有信心」趙台長誠懇的說:「但師父能
給許多人信心。」身為天主教徒的趙台長又說:「師父的德行圓融,已經
超越宗教的分別。」上人答:「宗教家的心懷應像大海,可容納百川支流
,而宗教本不該有分別可言。」

同行有花蓮籍人士,他高興的向上人說:「吳水雲先生曾告訴我,花蓮的
特色除了大理石之外,還有慈濟,這真是花蓮人的幸褔!」亦有人請教:
「要如何透過傳播工作,幫助聽眾找到心靈淨土?上人答:「多報導愛的
事蹟,少渲染不良事件;不要長篇大論的說教,只要簡潔有力、言之有物
的讓大家建立起善的觀念。久而久之,自然能引導聽眾的心靈趨向清淨。


夜,大專志工捧著由上人手中接過的燭光,一人一段感恩的話:「當志工
,讓我體會到從來沒有過的感受,感謝上人,沒有您就沒有慈濟,沒有慈
濟就沒有志工」「過了今夜並非結束,而是一個更長更遠的開始」「如今
才知自己身在褔中不知褔,往後將知褔惜褔,努力於自己本分上」「短短
七天,卻深深體會生命意義和道理,回去後將把這些體會和其他同學分享
」「從來不知道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來此獲得了自我肯定」「我會永
遠帶著這分愛,將來一定出錢出力護持四大志業」「一直以為做菩薩是燃
燒自己,如今才知除了自我燃燒,更應同時點亮別人的心燈,才能使光明
遍布」……。

看到同學們的活潑快樂,令人感受到慈濟的未來充滿希望,聽到大家發自
內心的話語,更令人深切體受:菩薩情、慈濟愛,是源遠流長,在你我來
去之間恆常承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