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人以「四攝法」勉新進護理人員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八月八日 
                       
                       
                      第五梯次大專青年志工,今日結束一星期的活動。晨間座談中,上人開示 
                      :「一念心是一顆種子。同學們幾天來在醫院無所求的付出,付出得輕安 
                      ,這分心就是菩薩的因。因就如一棵樹的種子,從種子成長為大樹,進而 
                      結果,其間需要有土地、陽光──緣的成就;同學們彼此就是助緣。慈濟 
                      醫院是菩薩的訓練場,你們都是菩薩伴侶,要做到『同事度』。」 
                       
                      上人期許這些大專青年,在校園中推動清流,影響其他同學,進而帶動老 
                      師同來參與,使社會更安定美好。 
                       
                      八時三十分,對新進護理人員開示,談及當年離家外出,追求出家之路的 
                      過程。修行生活中,曾經在某個因緣之下,登上台東的都蘭山頂峰,「那 
                      一剎那,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奇妙──大山雄偉、大海寬闊,忽然體 
                      會到:世界上多我一人不重,少我一人不輕,人是多麼渺小,人生還計較 
                      些什麼?」因而希望自己能有像海的胸襟去懷抱眾生,為眾生奉獻。 
                       
                      三十年來,人事更迭,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付出的意志,卻日盛一日,並 
                      時時懷著山高海深的堅定意志、自我惕勵著……。 
                       
                      最後,上人以布施──保持微笑,付出歡喜;愛語──言語輕柔,態度尊 
                      重;力行──勤快付出,利益他人;同事──彼此惜緣,同心、同志攜手 
                      同行菩薩道等「四攝法」,和大家互勉。 
                       
                      下午慈濟醫院員工精進日,由金維諾教授主持「敦煌藝術之美」講座,他 
                      配合從大陸帶來的幻燈片,解說中國繪畫、藝術與佛教文物的密切關係。 
                       
                      講座結束後,金教授對上人提起,早於唐代就出現以佛教經典為題材的戲 
                      劇,由此可證某些民俗、藝術、文化,都是源於佛教文化。 
                       
                      上人也表示,宗教藝術深具考古價值,可了解當時文化背景、風俗民情, 
                      但有些佛經典故被改編成戲劇曲目後,脫離了經典中現實人間化的精髓, 
                      以致誤導人們崇拜偶像,進而造成迷信的現象,「其實佛教是一門教育, 
                      要把佛陀精神人間化、不要神化。」 
                       
                      美術與文化可貫通在生活上,文字教理絕對可以與現實人生結合,慈濟紀 
                      念堂正是要以美術形態來呈現法華經義。金教授提出初步構想:將慈濟精 
                      神具體化──以雕塑或壁畫,表現四大志業的開展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