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圖畫描繪現代人事,傳承無形的佛教精神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八日 
                       
                       
                      代表佛教精神堡壘的慈濟紀念堂,是上人為佛教的建設,海內外人士亦非 
                      常關心,畫家龍思良先生在謝宗宏先生的引薦下,專程至本會提供意見。 
                       
                      上人表示,希望將佛教無形的精神及慈濟四大志業,用有形的圖畫來表現 
                      ,讓人一看即能明白。文字的障礙大,圖畫則是一種無聲的國際語言,希 
                      望任何國家的人來此,即能從圖畫中了解整個佛教及慈濟的精神。 
                       
                      龍先生說:「師父的理念相當好,視覺語言是一種最高層次的溝通語言, 
                      然現在許多人只要一講到佛教,就只想到敦煌,希望紀念堂不會重複敦煌 
                      的影子。」 
                       
                      上人云:「我希望將法華經的教義,用圖畫表現出來,我要的是生活化的 
                      佛教,用現代的人事,表現出法華的精神教義;如此,即使百年後,讓人 
                      一看,便明白是那一時代的作品。」 
                       
                      下午三點,上人為另一批基隆、台北六百餘位會員開示。 
                       
                      夜,一位年輕會員一心傾向出家,然母親愛子之心,割捨不下。他特來請 
                      上人開示。   
                       
                      上人云:「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若不去用它,又有何用 
                      ?要先清楚、了解出家的責任義務為何,衡量出家後要做些什麼事,是否 
                      可以比在家時為眾生付出更多?若不能,那出家又有何意義!『為佛教做 
                      事比出家更重要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