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壢聯絡處生機盎然,齊心推動志業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陳瑞端師兄將家中一層樓房重新裝修後,提供作為中區委員的共修處所, 
                      今晨,上人特地邀請達宏法師一同前往陳師兄家參觀。 
                       
                      九時許離開台中,直驅三義,在陳衍儒師姐開設的中華藝品店用過中餐後 
                      ,一位婦人淚漣漣地禮見上人──十多年前,她的丈夫在花蓮曾因故欲輕 
                      生,幸經上人適時勸止,並且聯繫其在苗栗的家人知曉,接其返鄉。十多 
                      年來,她一直感念上人,唯因家計困頓,無法參與幫助慈濟志業的建設; 
                      近年來生活略獲改善,在她的努力攢積下,雖然僅是小額儲蓄,卻終能了 
                      卻心願。當她奉上紅包時,邊哭邊說:「感謝師父當年的救命之恩,很慚 
                      愧我們一直沒有錢可以幫助師父做慈濟!」上人慈祥的安慰她:「助人是 
                      宗教家的本分事。千萬別介意捐錢的事,能看到你們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喜 
                      樂。」 
                       
                      二時半抵中壢聯絡處,上人對滿堂的委員、會員開示,除了概述援助外蒙 
                      的情況外,並鼓勵大眾,在發菩提心之後,還要長養善根,恆常行菩薩道 
                      。 
                       
                      開示後,聽取中壢委員幹部的工作會報。上人強調:「凡所有慈濟委員, 
                      都該心懷『提升台灣形象』的使命感;整體美來自個體美的累積,大家要 
                      和諧相處,互為手眼,共同推動志業。」 
                       
                      回到台北分會已接近七時。台大醫院陳耀昌教授陪同溫文玲小姐前來。溫 
                      小姐將於明日飛美,關於她能否順利找到適宜的骨髓捐贈者,尚是個未知 
                      數,在上人的祝福下,溫小姐數度淚下。 
                       
                      李石貞醫師的父親日前往生,諸多慈濟人前往助念,讓李醫師深深感動: 
                      「由於職業的關係,自己很努力地提供醫療服務,所以一向自認為是扮演 
                      『施』的角色;而今師兄師姊們替父親助唸,讓我首次有『受』的體會。 
                      」李醫師的父親在睡眠中安逝,並於火化後發現許多舍利子,唸醫學、極 
                      重科學根據的李醫師大為不解,特請教上人:「父親生前是個好醫師,經 
                      常免費為人看診,是否與此有關?」 
                       
                      「舍利子是修持三無漏學──戒、定、慧,所凝聚的結晶體。一個人若是 
                      在日常生活中無欲無求,又能在臨終剎那,心不貪戀、意不顛倒,精神隨 
                      著助緣專注憶佛,是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的。」上人的回答和父親往生跡 
                      象的示現,讓李醫師歎服佛法的不可思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