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放下偏見的尺 | 
                   
                  
                     | 
                   
                  
                    | ◎靜暘 | 
                   
                  
                     | 
                   
                  
                    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 
                      希望人人能從不斷的「自覺」中, 
                      找到人格昇華的階梯──引自〈靜思語〉 
                       
                       
                       
                      每次來到慈濟醫院,面對著這一座美麗巍峨的醫療大樓,眼前所看到的, 
                      不僅是這棟大樓漂亮的外觀、科技化的醫療設備而已,我的腦海中,彷彿 
                      看到了每塊磚、每寸地,都曾抹上了上人的心血,以及背後默默促成這座 
                      大樓,那些看不到的愛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萬事起頭難,記得從明國六十八年開始,上人在籌建醫院期 
                      間,委員們勸募極為艱難,有一次,我向朋友介紹「慈濟」,對方還以為 
                      是廚房的「廚具」,問我是進口的?或是台灣製的? 
                       
                      如今,慈濟已經走向國際化,不但不是「進口」,還能「出口」呢! 
                       
                      所以每次想起剛踏入慈濟時的情景,就有很多溫馨或是一些發人深省的小 
                      故事湧現腦海,雖然我不善於用筆來表達或描述,但是很多故事曾發生在 
                      自己身上,希望把它寫下來──一則可以自我反省和懺悔,二則可以引以 
                      為鑑,不再重蹈覆轍。 
                       
                      誠如上人所說:「煩夫眼界短視,習慣於手中拿著一把尺,精確、分毫不 
                      差地,去量度別人的缺失,卻從來量不到自己。」記得十四年前的某一天 
                      ,我向上人說:「師父,我覺得您的那些資深委員看起來好像不太有水準 
                      。」當時,上人以慈悲的笑容輕輕地反問我:「你說說看,怎樣的委員才 
                      算有水準呢?」觸到上人的眼光,我欲言又止,內心想著:要蓋醫院,靠 
                      這群阿巴桑的力量能完成嗎?當委員起碼的條件也要經濟能力好一點、氣 
                      質美一點、學識多一點、地位高一點……。 
                       
                      其實,這完全起於我的凡夫心,上人馬上開導我:「佛教講『平等』。我 
                      身邊的老委員和我最貼心,他們無論自身環境的好壞,或是本身識不識字 
                      ,或是販夫走卒……,任我上天堂下地獄,他們永遠抱持著一顆十分虔誠 
                      的心跟隨師父-雖然蓋醫院是艱辛的工作,可是他們還是全心全力地護持 
                      我。妳說,這樣的『菩薩』,有沒有水準呢?妳能夠向他們看齊嗎?」我 
                      頓時啞然-原來沒有水準的人,正是自己。 
                       
                      老菩薩們踏實、苦幹、守本分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我曾發現一位老菩 
                      薩的勸募本上滿是圖畫-畫了一隻羊,代表這位捐款人是楊先生;畫一個 
                      菜頭(台語:蘿蔔)代表蔡小姐……,甚而更以不同的圖案來區分職業… 
                      …。他們有的人雖不識字,但他們的用心,是後進者所不及。誠如上人所 
                      說:「不識字不要緊,但要懂事;不識字不要緊,但要知理。能事理圓融 
                      者,必能得人緣、成就道業,否則光有學識,不明事理,道業是無法成就 
                      的。」 
                       
                      最後我要說一聲:資深的老菩薩們!我衷心的欽佩您們,你們事慈濟世界 
                      點燈的開路人,因為你們的付出,讓後進者有平坦的道路可以行走,雖然 
                      我曾經很無知、很幼稚,但-感激你們的包容與疼愛,才使今天的我,能 
                      歡喜走在這條菩薩道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