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前衛生福利部長蘇利文認為,
慈濟精神有助於促進和平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三日
新光關係企業吳東賢之妻孫若男女士,上午攜子由榮董李正富及李憶慧師
姐陪同,回本會拜見上人。孫女士表示,其夫吳東賢赴美就醫時,上人給
予的精神鼓勵及祝福,是他們在美的大支柱。「師父以愛待人,慈悲胸懷
寬廣偉大,我在美國時即深深體會和感動,師父雖然人不在美國,但當地
的慈濟人把師父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都祈願師父能長命百歲
常住於世……。」
上人:「長命百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現在。有形的東西總有終止,
無形的精神才能永留於世,對未來做預期的煩惱是愚癡,把握此刻立即做
才是實際。」
孫女士並祈請皈依上人座下。上人道:「皈依後要記得佛心師志最重要。
慈悲就是福,有慈悲心才能造福人群,而造福人群的回向就是造福自己。
」
美國前衛生福利部部長蘇利文先生伉儷( Louis W. Sullivan M.D.
)由外交
部北美司姚敦明先生、慈濟醫研中心齊淑英教授及管理中心徐祥明先生陪
同,入精舍參訪。
蘇利文先生伉儷對私人的慈善機構極感興趣,因而特於應邀訪華的行程中
,安排參訪精舍。蘇利文先生特請教上人創辦慈濟的方法及運作情形,並
對精舍的飲食習慣極其好奇,他問上人:「這裡的人看起來都很健康,每
個人臉上都綻放著笑容,眼神也很明亮,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能讓人處
於如此祥和的狀態?」
上人回答:「在宗教精神的教育下,慈濟人對社會沒有求取的欲望,只有
一分幹勁;集中精神投注於社會服務,因此內心自然健康。飲食方面我們
相當簡單,只要營養足夠決不過盛,但精神食糧十分豐富。」
蘇利文又說:「美國在醫療保健方面雖然較科技化,但社會醫療保健費用
成本也相對提高,一般人無法負擔,目前仍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民尚未有保
險;如何降低醫療保險費用,讓人民過一個更健康的生活,是我們的一大
挑戰。美國人民的生活十分緊張,慈濟的生活方式很值得學習。」
上人告知慈濟美國分會在洛杉磯阿罕布拉市已申請設立義診中心,為困苦
低收入的當地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蘇利文先生訝異於一個私人慈善團
體,能在不同國度做慈善醫療工作,他說:「洛杉磯是一個多種族的地域
,近來常有不同族裔間相互衝突,致使關係緊張、失學失業率高。而慈濟
義診中心的開辦,將可嘉惠很多人。我們也會努力學習這分精神,促使各
族裔能和平共處。」
八十二年度第二場幸福人生講座,今日於花蓮明義國小舉行,新聞局國內
處鍾京麟處長、勞委會紅連煌處長及張惠玲、羅木坤二位科長,由顧問丘
秀芷女士陪同下,特入精舍拜會上人。
新上任的鍾處長表示,早於英國就已耳聞慈濟美善聲譽,回國親身體驗、
親眼所見,果然名不虛傳,如此美善動人的故事應可製作為公益電視節目
多加宣導。而講座中每場必到的洪科長表示,新聞局所有與外界合辦的活
動中,與慈濟合作的經驗最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