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貧教富是開掘智慧,
投入醫院服務病人是鍛鍊慈悲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三月二日
晨,志工座談時間,上人殷切詢問醫院連日來的情形。志工顏惠美師姐提
及,最近自殺與車禍的事件驟增,其中有位二十七歲的少婦,只因懷疑先
生的感情變質,便賭氣喝了一口農藥,使得口腔內部嚴重灼傷,且至今尚
未清醒;先生的精神也因而受到重挫,情緒消靡低落。另,癌症患者年齡
層一直在下降中,有許多患者,原都擁有很好的職業與美滿的家庭,如今
面臨無常,大都割捨不了情執,病苦橫梗於心。
上人語重心長的表示:「人生就是有許多的想不開,學佛即要學得想得開
、放得下,這才是幸福的根源。」上人請志工們多用心,用智慧的言語及
愛心的鼓勵,幫助那位消沈的先生覺醒、振作起來。「平時在外濟貧教富
,是訓練大家的智慧;回到醫院服務,是鍛鍊慈悲,所以要觀機逗教,悲
智雙運。」上人並叮嚀志工們:宇宙是一個大乾坤,人體是一個小乾坤,
在季節轉換的時候,氣候較不穩定,病患的情緒多變,所以大家須注意,
多用心照顧並安撫他們。
抱持著「補修學分」的心,回來做志工的靜暘師姐言,看到上人那麼辛勞
,不畏艱難為眾生捨身奉獻,而自己卻是偷工減料的「加減做」,不自覺
流下懺悔的眼淚。「誠如上人所言:有一天的平安,要有一天的感恩,更
要發揮一天的功能。歲月在增長,但壽命卻日漸減短。」她表示,往後她
將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般的心境,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上人欣慰表示
:「大家多一分擔當,我就少一分負擔。所謂『多做多得』,處境越艱辛
,對人生的體受就越深刻,學佛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性,只要肯下功夫,
就能體驗人生。日常的平安即是福報,若能加以運用,投入志工良能的付
出,去體會人生的過程,增加智慧,此即是福慧雙修。」
上人並提及,北區首次慈濟小菩薩茶會辦得非常成功,參加者相當踴躍。
他期許大家淨化心靈,學習小菩薩們的赤子之心,不受無明污染。
九時半,上人抵醫院參加「慈濟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第三次籌備會議,並
聽取赴日本觀摩身心障礙醫療病院歸來的成員報告心得。上人表示,由於
慈善志業接觸面廣,所以深刻感受到殘障孩童對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多年來他即有成立兒童醫療復健中心的心願;希望同仁們能將在日本觀
摩到的設施規畫與精神加以吸收,作為國內的規畫參考。上人祈請大家共
同投入這項尊重生命的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