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福」從人群中修,「業」也從人群中造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一早,榮董李正富、何國慶先生既來分會,上人共進早餐。李董提及美國
有「自由女神像」,慈濟是否也可塑一精神象徵。上人藹然相告:「錢要
用在刀口上、用在真正能發揮精神的地方,精神不是用形象能表現的。」

上人問及慈濟近年來所做的環保概況,分會工作人員拿出統計的資料:資
源回收變賣金額為一千零二十七萬元──七十九年,上人於新民商工演講
時,呼籲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動手撿圾垃做環保,當時一位年輕的小姐率
先響應,又帶動了整個黎明新村,從一個月數千元的回收,乃至今日成果
。慈濟人不喊口號,只是默默地做,由教育性的帶動,使許多公司或社區
都能做環保,並將變賣所得,做為員工、社區褔利。

八時許,黃華德夫婦陪同經建會副主委蔡勳雄、光寶電子董事長宋恭源等
,前來拜會上人。黃華德夫婦於大陸賑災及援助外蒙時,都發心捐助棉衣
,上人講述慈濟於當時所做的一切,蔡副主任說:「我覺得師父最偉大的
地方,是影響台灣年輕一代的企業界人士,使他們懂得投入社會,奉獻自
己的力量,回饋人群。」

台北委員分批在講經堂舉行佛一,上人為大家開示:「在慈濟志業中,你
們運用身體的功能奉獻給社會人群,此謂修褔,;彼此鼓勵、精進,通達
於人、事、理皆能圓融,此乃修慧。」「褔從人群中修、業也從人群中造
,在菩薩道上,大家同心、同志、同行,相互提攜,所以能勇往直前,不
會半途停滯,故要彼此感恩。此外,修褔也須因緣際會,因此更要感恩受
苦難的人接受我們的幫助。人人心中都有一分愛,編織你們所經歷的故事
,就是現代大藏經。」上人希望大家心懷感恩,於菩薩道上才能持續長遠
心的力行。

下午,上人又繼續對眾開示,感於和大家共修,開示法華精神總是時間不
夠,上人:「人言:『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我卻是『心有餘而時不足』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