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貧工作不單為解除貧苦,更為「教富」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眼見馬來西亞慈濟人歸期漸漸迫近,今晨,上人特召他們入會客廳,展開
約一小時的對談。
弟子:「上人對馬來西亞慈濟人有什麼期許?」
上人:「人和。希望你們能夠整合當地佛教徒的精神,把佛教導向正信。
」
弟子:「馬來西亞是宗教開放的國家,近來尤其一貫道、天理教……非常
盛行。」
上人:「我們要抱持一個心態──自讚而不毀他。即然認為佛教好,自己
就要做好,身體力行比口說重要。」
弟子:「我認為有些教派的教義不是究竟之道……」
上人:「人家是否究竟,我們如何得知?我們只要自我要求在日常生活中
,做到彼此教化,真正地成就他人,這就是佛教徒的現身說法。」
弟子:「上人若到馬來西亞,真不知道要拿什麼給上人看……」
上人:「如果要我去,就讓我看更多的慈濟人。慈濟之美,美在一人肯定
慈濟,則全家肯定慈濟,進而社會肯定慈濟。我最想看的就是馬來西亞慈
濟人盡心盡力地利益眾生。」
弟子:「總覺得自己的修為尚不足,常隨外境轉,怎麼有能力做利益眾生
之事?」
上人:「學佛,貴在實行。佛陀本懷在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開演
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要貫徹這個信念。過去的事已成事實,再去追憶徒
增雜念;未來的事仍是未知數,多加臆測只是妄想,最實在的是此刻這一
念心,不要錯過現在就好。腳踏實地盡量去做自己能力所及之事,即是在
實相中修持。」
弟子:「在馬來西亞有個照顧戶,女主人的精神狀況有問題,她的眼神很
嚇人,有點邪門……」
上人:「送她到精神科診治。大家要有正信,不要動不動就想到犯沖、中
邪之事。一切唯心造,心正,氣即盛,邪則不侵,心虛才有邪。」
弟子:「在檳城有許多人患腎臟病,需靠洗腎維持生命,有些人不堪長期
洗腎的痛苦,冒險到印度換腎,但是,一般來說,成功率很低,且代價很
高。我們的照顧戶當中,有些洗腎的個案,目前僅補助生活費,他們希望
我們能補助醫療費。」
上人:「假如洗腎患者是照顧戶家中主要負擔家計的人,則盡可能地協助
他洗腎的費用,使他們能夠再站起來。」
末了,上人並言明,濟貧的工作不僅是為了解除貧苦而做,同時也是為了
教富而濟貧;讓人藉著幫助他人的機會,啟發心中的愛。
來自中南部地區慈濟教師聯誼會的成員,自早晨九時至下午五點半,在講
堂展開全天候的慈濟精神研討會。在場將近九百位教師,一反平時站在台
上教學的身分,今日全部都安坐在台下聆聽。上人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
升座對老師們開示。
「對於為人皈依一事,我向來感覺責任深重,因為皈依以後的弟子若仍不
能具有正知、正信,我會傷感愧疚。佛陀為教育眾生,而倒駕慈航;諸位
老師在世間擔負起教育重擔,你們能夠皈依佛門,亦即是擔起佛陀的家業
。因此今日在此為諸位老師皈依,令我在承受責任之外,更感到由衷的歡
喜。」
晚餐後,十餘位參加今日慈濟大專青年精神研討會的慈青成員,入會客室
拜見上人。
原本大專青年準備了一套節目,預備在教師精神研討會上表演,迫於時間
有限,臨時取消。上人不忍大專青年的用心無從發揮,便要他們就地表演
一回。在一片和樂融融的氣氛之中,實難分辨:究竟是上人的慈悲溫潤了
慈青少年心,還是慈青們的歌聲笑語寬慰了上人的病體?
夜晚十時,上人注射點滴後就寢,隨行護士在旁照料,徹夜未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