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慈濟慈善工作由單純的濟貧行動, 
                      提昇為濟貧文化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志業生涯沒有上下班之別,也無假日可言。星期日的台北分會,因著志工 
                      的大匯聚,而明白凸顯志業與一般職業場所的殊異。 
                       
                      為了確保委員的整體素質及形象,下半年度,上人將在每月外出行腳的行 
                      程中,安排時間與各組委員及培訓委員會談,期能透過直接溝通的方式, 
                      讓慈濟精神相續。今日七時許,台北第二組委員、培訓委員,已在分會五 
                      樓依序就坐。 
                       
                      追溯本會在台北地區的會務發展,是在老大、老二、老三師姊分類三組的 
                      帶領下而逐漸成長的。如今,委員的組織也隨著成員的增加而擴編為三十 
                      組。相較今昔對委員形象、責任的要求,上人說:「過去的委員組長屬於 
                      慈母型,只要很會招呼人、關心人,讓組員覺得很溫馨就好了;而早年慈 
                      濟的工作重點落在慈善,委員抱持誠正態度去勸募、濟貧,便已達成任務 
                      。現今的委員組長,除了跟好慈濟的腳步,更須以身作則的帶領組員上軌 
                      道。在工作內容方面,以慈善為例,慈善是所有志業活動的根本,除了秉 
                      持一貫的精神繼續從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為照顧戶拔苦的過程中,以佛 
                      教精神薰陶之,達到救心的目標──也就是從單純的濟貧行動,提升為濟 
                      貧文化。」 
                       
                      要落實「用佛教精神教育人群,促使佛教生活化」的使命,「一心一志」 
                      是重要關鍵。「『一心一志』意味著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唯有專心才能 
                      成事。」因此,上人希望委員們能夠將照顧家庭以外的全部心神投入志業 
                      ,才有可能扮演好志工的角色。 
                       
                      「自三年前,我即開始要求,須經由一定期間、一定程度的參與,才能正 
                      式出任委員,如今明確地分成見習、培訓、正式授證三個階段,也是為了 
                      要提升整體素質起見。當見習委員因熱心、恆心地勸募而晉升到培訓委員 
                      的階段時,其資深委員須將他帶進小組內,讓他參與所有的活動與工作, 
                      以全組的力量共同來培植、觀察,並使他漸能在團體中與人和合,融入整 
                      體之後,才正式由原資深委員推舉授證。」慈濟正在往國際間伸展枝葉的 
                      當口,務須妥善照顧發自台灣本土的根脈,而委員素質的整齊,是讓慧命 
                      根脈深紮的關鍵。 
                       
                      九時起,醫療志工在地下二樓講經堂展開全天候的職前講習。上人讚許慈 
                      濟四大志業是靠志工的精神將其美化;而志工們在服務人群的過程中,是 
                      透過踐行的文化形式將「愛」投入人群,在無形中發揮了「愛的教育」功 
                      能。「在宇宙大學中,所有的人皆為同修,相互提攜,每個人時時可能是 
                      教授,也時時可能是學生。」在場的七、八百位志工,有些經常回慈院服 
                      務,有些是第一次參與講習,不論是先驅、後進,人人都安坐研習每一堂 
                      課程。 
                       
                      下午一時許,跨上自強號火車,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中,沿途的氣候也隨著 
                      景致的不同而逐漸轉換著。當火車進入花蓮縣,即見剛被大雨沖刷過的路 
                      面濕漉漉的,全然不同於火傘高張、熱氣炙人的台北街道。步出火車站, 
                      隨師返花的人群兵分二路,有的跟回精舍,有的直接前往護專,準備投入 
                      明日開營的大專營輔導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