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夏令營、志工隊,分別由理、行入手,
提供省思空間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隨著今日結業典禮的圓滿,今年度三個梯次的大專夏令營也告一段落,而
大專志工隊,則還有七個梯次尚待進行。夏令營與志工,一個是從理念、
認知入手,一個是經由身體力行,但兩者的共同目標,是希望提供青年學
子一個深切省思的機會,以確立自己今世為人,對於人群、對於社稷,所
該抱持的態度。

花蓮地區委員、慈誠隊員,目前在每月聯誼會的前一週下午一點半,在精
舍有固定的共修會,上人皆會抽時間親蒞開示。

「緣分有層次之別,因著地利之便,能夠時常照面,固然有一分見面之緣
,但僅止於見面,未有進一步的相處與了解,則彼此仍只是停滯在『相識
』的層次而已。另有一種緣,是屬於『貼心』的層次,縱使彼此相隔遙遠
,相見原本無期,卻能夠製造並珍惜相處的機會,用心感受對方的特質,
則隨著時日的累積,彼此的心志便有可能相契。」上人期望本地的師兄姊
莫安於「見面」的緣分,還要積極地當一名「貼心」的弟子。

黃丁霖伉儷自英國返台,晚餐後,與上人閒談在南非推展的狀況。前不久
,幾位南非慈濟人曾至黑人社區撫慰居民的情緒,其中有位張敏輝師兄,
旅居當地已二十一年,他本身是豐原人,去國多年,才得以參與慈濟工作
,因此格外珍惜這個機緣。另有一對陳姓夫婦,加入會員約兩個月時間,
在翻閱「慈濟道侶」時,從過期已久的第一七○期上,看見一幀慈濟人至
台北八里教養院訪問時拍下的照片,而照片中被慈濟人抱起的孩子,竟是
他們的女兒──原來,他們連續生了三個腦性痲痺的孩子,寄養在台,夫
婦二人先後赴南非工作謀生,萬萬沒想到在異國他鄉加入慈濟,而自己的
孩子卻曾受過慈濟人的探視──此情此景,情何以堪?夫婦倆激動莫名。

五月份赴英進修的張世忠醫師一家人,曾在黃丁霖師兄英國寓所暫住三星
期左右,直至他們找到適當的居所。上人聞言頷首,在慈濟家庭的覆翼下
,海外學子當能在異國寒瑟的風中,感受到人情的暖意。

三十位來自香港的大小慈濟人,近九時才風塵僕僕地到達精舍,常住們忙
著為他們張羅吃食,其中十七位慈濟人,專程前來參加兒童夏令營及即將
開營的青少年學佛營,預計在台停留五天至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