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救助人的身命,回向而來的,是建設自我的慧命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 
                       
                       
                      慈濟醫學研究中心自八十一年一月成立以來,教授們充分利用該中心從事 
                      各項研究計畫,成果頗豐。上午八時,第一屆「慈濟醫學學術研討會」在 
                      慈院二期講堂展開,會中除了學術研討,並有論文發表。陳幸一教授指出 
                      ,慈濟醫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和一年多來的發展,深獲國科會的肯定和期盼 
                      ,它肩負提升東部醫學水準的重責,會中上人除頒獎表揚陳幸一、方菊雄 
                      、蔡維明、郭漢崇、張世忠及陳宗明等六位優秀論文發表者外,並勉勵眾 
                      人:「學術研究的宗旨在於『尊重生命』,希望大家在此前提下,為如何 
                      解決人類疾病的防治方法,投注更多的心力。」 
                       
                      九時,返抵慈濟部聽取德融師父、德旻師父、徐祥明先生作尼泊爾災情報 
                      告和援助方案研討。上人提出四項原則:一、配合我方賑濟工作的當地協 
                      助人選,宜以理念相近者為要,且在協助過程中絕不涉及政治色彩。二、 
                      以直接、重點為原則,收集災戶和人口數的資料。三、設立災區交通運輸 
                      和發放點。四、藏胞老人院和災民建屋土地,需以合法的方式由當地政府 
                      提供。上人並指示徐祥明先生盡速取得詳細資料,以利援助工作的進行, 
                      達到務實真確的救濟。 
                       
                      「女兒已接近三十而立之年,仍未確立人生方向,不知將何去何從?」一 
                      位心憂的母親請上人解惑。上人言:「曾有一位盲者急欲過街辦事,當他 
                      走到車水馬龍的路口時,車子來往疾馳的聲音,令他躊躇。片刻聽到有人 
                      聲靠近時,趕緊問道:『你要到對面嗎?』對方答:『是呀!』盲者急忙 
                      說:『可以讓我牽著你過去嗎?』答:『好呀!好呀!』於是兩人過了馬 
                      路。互相道謝時方知彼此皆為盲者,他倆只不過是『人助人膽』(台語) 
                      安然通過有如虎口的馬路。如同慈濟志業正是人與人相互扶持、彼此感恩 
                      的心念締造而成。所以,做人應以感恩的心念去從事利人利己的活動,在 
                      人生旅程中,不怕遇到艱難的事情,但看有沒有膽量勇於承擔。」 
                       
                      午後上人對搭乘慈濟列車而來的北部會員開示:「大家的點滴力量都聚合 
                      落實在慈濟四大志業上。人生之苦,莫過於病,醫院是大家愛心的凝聚, 
                      它時刻發揮同體大悲的救人功能。將來的醫學院則是開拓智慧的教育大事 
                      ,它將培養一批批具有佛心、行菩薩道的大醫王。」「能在福中造福,才 
                      是真正有福的人,請大家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的濟助工作不 
                      僅是解困救危,更是教育對方的心靈、救濟他的精神。我們的付出,是培 
                      植善念、增長自己的慧命,有智慧的人看得開、捨得下;救助他們的身命 
                      ,回向而來的,是增長我們的慧命。」 
                       
                      四時三十分,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吳成文博士,偕夫人及母親 
                      ,入精舍見上人。吳教授感謝上人的法語清流,令母親一人獨處時也能輕 
                      安自在,心境平穩,免卻子女們的後顧之憂。老人家則表示:家中無鎮家 
                      之寶,擇將上人宣講「父母恩重難報經」傳家。吳教授請示上人對未來慈 
                      濟醫學院的學子有何期許?上人說:「希望能啟發大家內心本具懸壺濟世 
                      的精神及視病如親的疼惜心,喚醒醫學倫理道德,並體會宗教精神去尊重 
                      生命。」吳教授表示:「醫師對病人奉獻的精神和宗教家一樣,只是時代 
                      社會的變遷,令人迷失而忘卻了學醫的本心和誓言。」上人說:「現在的 
                      社會現象短視近利,人們往往只注重功能化,而欠缺良能。我努力推行實 
                      務教育,希望經由醫學院的培育,造就一批大醫王,使大家懷有徹底大愛 
                      的宗教情操,回歸以往醫師對生命的尊重、人們對醫者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