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佛教徒應秉持大悲大愛, 
                      及時去關心、溫暖普天下苦眾生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天未破曉,一百三十多位返精舍尋根的基金會同仁,在常住師父帶領下, 
                      虔誠禮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八時三十分,上人為眾開示:「每一位同仁們都是慈濟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希望人人皆能體受慈濟人文──以佛教的精神建設社會,發展四大志業 
                      ;以宗教為依歸,發揚佛陀的教法,在各志業體中盡力發揮良能。」「菩 
                      薩所緣,緣苦眾生,有苦難的地方,就有佛菩薩示現教化人間;因為有苦 
                      難的人群,所以才有聖人、佛菩薩降臨在人間。」 
                       
                      「佛菩薩教化我們,只要心中有愛,就能擁有無形、無量、無窮、無盡的 
                      心靈財富;也唯有接受佛陀的教育、宗教的洗禮,才能產生這分無限無量 
                      ,透澈、包容天下的大愛。」 
                       
                      「凡夫心中皆有貪、瞋、癡、慢、疑五大心病,佛法即是教導我們以大愛 
                      撫平心中的毒念,換得清淨的心念。希望大家抱持善解、包容、感恩的心 
                      念投入人群、奉獻人生。只要把握現在,種下好因,必能結好緣、得好果 
                      。」 
                       
                      十時,抵慈院參加例行工地會議,聽取工程進展。午膳畢,上人轉往紀念 
                      堂為北部列車委會員開示:「慈濟是一個佛教團體,秉持佛陀大慈大悲的 
                      大愛,及時去關心、溫暖普天下的苦難眾生。」上人籲請在場人士省下部 
                      分零用金救助各地遭天災的人們,讓台灣得福報不是在享受中流失,而是 
                      能濟助更多有緣人,因為「有福有能力的人,要能及時付出奉獻,才是真 
                      正幸福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