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鄉的呼喚──隨師行一年感言 | 
                   
                  
                     | 
                   
                  
                    | ◎慈玫 | 
                   
                  
                     | 
                   
                  
                    我努力在讀慈濟這部大書,它不同於一般的書籍, 
                      是無數人的共同創作,因為以身體行動為記,所以紮實有力, 
                      其間湧動的生命大愛,浩蕩流長;它無法阻擋,亦不可分析論斷, 
                      因為它是屬於原鄉的呼喚,源於人類清淨自然的本懷。 
                       
                       
                       
                      第一次見到上人時,是兩年前的夏天,在精舍的中庭裡。上人從書房走出 
                      ,那清逸莊嚴的神采令周遭聲息為之靜止,我也被震懾住,只覺這樣的人 
                      不屬於這個擾攘塵世,只覺自慚形穢,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那時候,我剛從美國拿到學位回來不久。想認識上人,是因在國外趕寫論 
                      文做最後衝刺的那些日子裡,展讀《靜思語》,使我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撫 
                      慰和安定力量。然而,真正見到上人時,卻又覺得距離很遠。 
                       
                      做為一個社會科學的學術工作者,我已習慣於看到社會的不公不義,權力 
                      的爭逐與階級的剝削,以及許多婦女受暴無助的現象。而眼前這位我敬仰 
                      的法師,則講「和敬寬柔」,這如何解決社會的問題?我鼓起勇氣,又自 
                      以為是地問道:「師父一直要女性溫柔,如果做先生的吃喝嫖賭,對太太 
                      很壞,那做太太的還要忍下去嗎?」上人看了我一眼,只回答一句話:「 
                      我不只教女性溫柔,也教男性要溫柔。」 
                       
                      記得當時我仍然不懂,想繼續追問,但也隱約覺得這樣的一問一答不會有 
                      交集,因為上人有他對宇宙人生的基本關懷和視野,而我則是在零碎片斷 
                      的表象世界裡苦思不解。 
                       
                       
                      ◆隨師行腳的因緣 
                       
                       
                      問題沒有得到答案,不過,此行倒接引我進入十七組,與許多樸實的師兄 
                      師姊相識,這些人與我周遭的同事朋友很不相同,是他們的笑容和鄉土的 
                      親切感吸引了我,我跟著參與大陸賑災義賣,去醫院做志工。進入慈濟, 
                      生起了以佛教做學術研究題材的興趣,碰巧去年七月間,有一項國際佛學 
                      會議在山西五台山舉行,我就以手邊一點資料寫成一篇論文,前往發表。 
                       
                      此一殊勝因緣促成我與上人的進一步接觸,回慈濟報告五台山上見聞時, 
                      我請求上人讓我隨師行,以深入了解慈濟人事。上人慨然應允。 
                       
                      這一年多來,我的幸運不只是跟隨萬人景仰的上人外出行腳而已,也看到 
                      了超越人為藩籬的人情之美,看到了人的意志、勇氣與善念的極致發揮; 
                      看到了邪惡變為良善的種種可能;還有,我看到了再樸拙卑微的小人物, 
                      也可以發光發熱,給悽愴的靈魂帶來溫暖。 
                       
                      感受是點滴鐫刻於心的,今日的我學會用心眼,而非肉眼,去觀照人與人 
                      間相互依存、相互造就的關係。我努力在讀慈濟這部大書,它不同於一般 
                      的書籍,是無數人的共同創作,因為以身體行動為記,所以紮實有力,其 
                      間湧動的生命大愛,浩蕩流長;它無法阻擋,亦不可分析論斷,因為它是 
                      屬於原鄉的呼喚,源於人類清淨自然的本懷。 
                       
                      從任何角度來寫上人和慈濟皆不完整,感想亦非筆墨所能形容。本文只是 
                      為自己過去一年來的隨師見聞留下一點心靈記錄,並在即將變換角色── 
                      穿上柔和忍辱衣的前夕,勉勵自己深入慈濟經藏,增長佛法不可思、不可 
                      議的智慧。 
                       
                       
                      ◆在人群之中 
                       
                       
                      在每月外出忙碌緊湊的行程裡,上人失去了個人的自由。不說委員、慈誠 
                      隊、教師聯誼會的精進佛一或共修,都期盼上人親蒞;而榮董、慈濟大專 
                      青年也都來會,希望聽上人說幾句話;加上會員、訪客絡繹不絕,上人經 
                      常是從早上六時至晚上十時,都被人群包圍。 
                       
                      沒正式開示的空檔,上人傾聽四面八方的人來說人間苦難,給予軟語慰安 
                      ;有時上人向人耐心解釋慈濟的志業和作法,如一位委員一樣;而有許多 
                      時候,人們只是慕名而來,他們熱切地把捐款雙手呈給上人,以此覺得光 
                      榮圓滿。有些人只是來請上人祝福他們、摸摸孩子的頭,上人總是溫和地 
                      滿足他們所願。 
                       
                      來到上人面前的人,有的住本地,有的旅居國外;有的衣著光鮮講究,有 
                      的衣衫暗淡不整,慈悲的上人一律平等接納。人群流動,加上在上人旁邊 
                      ,永遠有說不完的慈濟事和生活悲喜劇,免不了人聲嘈雜。上人彷彿不受 
                      周圍的雜音干擾,仍然專注地聽取某一位委員的報告。當弟子們圍聚,快 
                      築成密不通風的人牆時,上人依然端坐如一尊有求必應的菩薩,且可以一 
                      坐好幾個小時,聲音依然清越有力。 
                       
                      眾人仰望追隨的上人走到那兒,人群就跟到那兒。尤其在中南部,委員們 
                      常是又興奮又有些緊張地互相挨著,擠在上人身後,流露出對親情的孺慕 
                      ,以及親炙上人春風德儀的渴望。她們會時時注意去扶一下瘦弱的上人, 
                      會互相提醒讓上人用餐、讓上人休息。可是,他們自己總捨不得離開,只 
                      要上人還在與人談話,她們總要湊過去聽,說要多揀些上人的法寶。 
                       
                       
                      ◆病痛置之度外 
                       
                       
                      出外的上人沒有隱私權,也沒有生病休息的自由。印象裡上人似乎小病不 
                      斷,離不開藥罐子。尤其是今年過年後好幾個月,上人為氣管炎、喉舌潰 
                      瘍所苦,時常發燒到三十八、九度,而上人的日常體溫不及三十五度,所 
                      以這已相當於常人難耐的四十度高溫。但上人從未因此取消固定行程,彷 
                      彿是不忍讓各地期待的弟子失望。另一方面,慈濟志業的推展,許多方面 
                      也有待上人外出視察裁奪與呼籲,做為慈濟的籠頭主機,上人是不容許自 
                      己停頓的。 
                       
                      在今年五月間,上人已到台中,因高燒未退,且身體極端不適,必須時時 
                      打點滴補充體力。弟子們一再央求上人早日回花蓮休息,但上人一直撐著 
                      ,說沒有關係,仍一一到委員、榮董、教師、大專慈青的聯誼會上做簡短 
                      開示。 
                       
                      看著清臞憔悴的上人嘴都破了,還要隨順眾生說話,男眾女眾弟子忍不住 
                      憂愧地哭了。來告假的南區教師一個個流著淚說:請上人保重!上人則幽 
                      默地答:「傻人!我在笑你們在哭,這些愛哭的。」語氣裡有著疼惜,這 
                      一說,大家哭得更厲害了。是師徒間相愛相惜的深厚感情被溫柔地觸動了 
                      ,淚水成了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上人對病痛不只是忍耐,且置之度外,他向難過的弟子們灑脫地說:「這 
                      有什麼?人是四大假合的東西。」對著一小盒各式各樣的藥粒,上人不皺 
                      一下眉頭,一骨碌吞下去。因為血管細,上人手背打針後常留下烏青一塊 
                      ;有一回因為針打多了,護士試了又試,找不到可以落針頭之處,不禁急 
                      得發抖,上人一直柔聲安慰她:「慢慢來,不痛啦!不痛啦!」而被點滴 
                      筒綁住時,上人則無奈地自嘲:「都在這裡打點滴納涼,這幾天都沒有發 
                      揮身體功能。」 
                       
                       
                      ◆千磨萬擊還堅韌 
                       
                       
                      其實,上人的體能遠非我們所能想像。上人吃得很少,睡眠不多,大半時 
                      候是坐著,也不大運動,所以爬兩三層樓梯時,得停下來喘氣。弟子們總 
                      是小心地左攙右扶,大家都想多照顧一下上人,也都以為這樣能減輕上人 
                      身體的疲累。但是,旁人一不留神,上人常又踏大步走了出去,像一陣風 
                      一樣,快得讓大家幾乎追趕不上。慈濟的腳步快,不是沒有理由的。 
                       
                      去年歲末聯歡,上人僕僕風塵到各地,一一為委員、見習委員和慈誠隊配 
                      掛心蓮。每場數百成千,全省數千上萬人,只見上人雙手上揚下落,彷彿 
                      都在剎那間,看得大家恭敬讚歎不已。上人的身體,是自給自足的法體。 
                       
                      有一次,我看著上人的側面臉龐,在背光中隱約浮現筋絡,散發出結實的 
                      張力。我想起了上人在看五台山照片時,不時對盤根錯節,樹身脈絡骨突 
                      交疊的蒼松發出讚歎。上人就像那些挺拔於天地間的老樹,上人的耐力和 
                      韌性,是我們一心頂禮的模範。 
                       
                       
                      ◆與眾生結下深緣 
                       
                       
                      不過,常人看上人,畢竟有太多不自由。上人有時也會對來去自如的弟子 
                      們輕喟:「真羨慕你們逍遙自在。」有一次,上人跟一位師伯笑說:「我 
                      現在都聽他們指揮,他們說該起來就起來,時間到了就走,也不知什麼時 
                      候去台北。」即使在精舍,上人現在也沒有隨意走動的自由了,想推門出 
                      去散散步,總因一群人會圍上來而打消念頭。 
                       
                      聽說,上人原本最似清修的禪師。也曾聽說上人在眾人一個個帶著煩惱和 
                      困難來求助後嘆道:「我實在不適合做眾生的工作,多一個人來多一分擔 
                      心。」原來,上人駝負的擔子這般重,那來到面前的,那聞知的遠方眾生 
                      ,上人都覺得有責任要與樂拔苦,無數個當下的付出,使上人與眾生結下 
                      不解之緣。 
                       
                      上人勇於承擔,近三十年不斷燃燒自己生命盡付天下蒼生的無私,造就了 
                      今日的慈濟世界。 
                       
                      上人的形體雖不自由,但其心量廣大無邊。現代人忙於長途跋涉,到各地 
                      去遊覽山水名勝,上人則不來不去,向我們開示道:「心地自有好風光。 
                      」上人說,境由心造,人應內求心靈的淨化提昇;旅遊的記憶會褪色,而 
                      慈濟人的歡喜付出則是人間恆常壯麗的風景。有一次,馬來西亞的委員回 
                      精舍尋根,邀請上人去他們那兒玩,上人笑說:「去哪裡玩?慈濟最好玩 
                      !」 
                       
                      上人從不吝惜讚歎委員弟子的同心協力護持,譬如說:「慈濟真美啊!從 
                      根美到枝,美到葉;再從葉美到根,從根美到種子。」上人常向弟子們說 
                      感恩,自己從不居功。 
                       
                      有人的地方總有是非,慈濟團體熔不同背景與習性的人於一爐,有時難免 
                      沸沸揚揚,上人用「善解、感恩、包容」三項法寶,勸勉弟子縮小自己, 
                      靜心修行。每回行腳,上人總要再三強調:「和為美,團隊精神為要。一 
                      人會做事不算行,能與人和諧共事,讓人見了歡喜,才是了不起的人。」 
                       
                       
                      ◆在慈濟,人人都是主角 
                       
                       
                      上人並不嚴肅說教,而是用活潑生動的比喻來打動人心,順口說出的是一 
                      段段雋永飽含哲理的妙語。例如,上人曾說: 
                       
                      ──一個人有多大?能大到別人眼睛所看到的範圍之外嗎? 
                       
                      ──如果自認為聲音很大,那麼聲音會很小,因為人家都被你擠到外面去 
                      了,還聽得到你說話嗎? 
                       
                      ──如果膨脹自己,障礙會很多,去到那裡都會撞到東西。 
                       
                      ──不要做了什麼就長出傲慢;擔頭擔下去,就要矮人一截。 
                       
                      ──菩薩的頭要低一點、眼睛看下面才慈祥。 
                       
                      ──別人如果八聲道跑出來,你們就調一下自己耳朵,耳朵也是多功能的 
                      。不要問:為什麼對我這樣說話?為什麼做得這麼辛苦?問這麼多「為什 
                      麼」會擠破自己的心。不為什麼,歡喜做嘛! 
                       
                      ──凡間就是凡夫與凡夫之間,娑婆世界無十全十美,慈濟的美美在人參 
                      差不齊,事多變化,棒球賽也要有變化球才好看。 
                       
                      慈濟人的參差不齊,在外面的世界可能意味著不平等與相互疏離。到了慈 
                      濟裡頭,貧富、性別和教育程度等等造成階級差距的因素皆不發生作用。 
                      人人必須挽起袖子做事,在慈濟,只有主角沒有配角。 
                       
                      即使是小孩子,上人也提醒我們不可忽視,因為他們的清純善良可以教育 
                      大人。上人曾忘情地跪在地皮上,和一位不斷捐工資給師公蓋醫院的五歲 
                      孩童說話,充分流露上人的赤子之心。也就是這分心,使得眾多小菩薩和 
                      青年菩薩歡喜前來,甜甜蜜蜜地喚師公,立志要做慈濟人。 
                       
                       
                      ◆對人事有最大的包容 
                       
                       
                      慈濟這個大團體,初看只覺人多好辦事。台中分會落成啟用前一天,到處 
                      仍舖滿灰塵和零亂的建材,但眾人會力清掃,第二天就煥然一新,眾師姊 
                      還搓了兩百六十斤湯圓分享來客。上人讚道:上上下下忙得像大家庭一樣 
                      溫馨。 
                       
                      然後我慢慢體會出,慈濟對人事有最大的包容。第一次來的人,不論在精 
                      舍或各地分會,可以從大門口直直走到廚房,一路上碰到的慈濟人左一聲 
                      阿彌陀佛、右一聲阿彌陀佛,都是笑臉相迎。而許多師兄師姊在眾人面前 
                      坦誠懺悔己過,不怕人取笑輕視,因為他們知道,在慈濟,過去再壞的人 
                      也會被溫柔接納。慈濟有忙不完的活動,但忙而不亂,再大的難題都在眾 
                      人的真誠合作下迎刃而解。 
                       
                      叫中國人去愛別人家的孩子,去幫忙掃除別人屋頂上的霜雪,原是件多麼 
                      不容易的事,但是上人做到了,且說天下一家親。放眼天下的慈濟不畫界 
                      限,不立門派,只要心存善念都可以加入這個團體。進來了就人人平等相 
                      得,建立手足般的親情,但又沒有大家庭的人情牽累,因為人人必須忙著 
                      固守本分崗位,慈濟才能生生不息。 
                       
                       
                      ◆求愛的身體力行 
                       
                       
                      做為慈濟的大家長,上人對弟子有無盡的關愛,也有嚴格的鞭策。上人一 
                      再提醒弟子們腳步要跟緊,因緣轉眼即逝,佛教徒要與生命競爭。上人說 
                      ,慈濟是運動場,號令一下,各跑各的,誰還顧得了誰呢? 
                       
                      有一次,上人語重心長地對委員幹部訓示:「連師父本身都要不斷調整自 
                      己了,更何況你們?不要說哪一個人需要特別輔導,講一次不聽,一直要 
                      拉他起來,如果太出力就離土了,反而不好,要自己成長啊!」 
                       
                      難行能行,奉守自力更生原則的上人,重視弟子們的自我教育,說唯其自 
                      發心不怕吃苦和考驗,才能成就道業。自卑的人來到慈濟也會變得自重, 
                      因為上人勉勵大家:「我們不是國家的大人物,但是我們是社會的主導者 
                      。」 
                       
                      外人看慈濟浩浩蕩蕩,總是嘖嘖稱奇。其實,上人和他的弟子之間,並不 
                      說驚天動地的大道理。這裡不尚雄辯,亦無言詞堆砌的玄理清談。慈濟只 
                      談愛的身體力行,從訪貧、做志工的行走菩薩道,到慈濟人彼此間的互相 
                      照顧疼惜,隨喜讚歎,在在都是清除個人心上無明垢的方便法門。在慈濟 
                      學佛,只要放棄我執,很快會有「心佛眾生皆是一體」的切身感受。 
                       
                      一位經常著書立說,討論人生佛法的大學教授,有一天來拜訪上人,上人 
                      只以「美妙」二字來形容佛法的攝受。上人向他說道:「就像大學生知道 
                      愛心付出是很美的事,但如果不去做,就只有美而沒有妙,就沒有貼切感 
                      。而許多大學生到了慈濟,有機會去幫感恩戶打掃,起先面對髒亂時有一 
                      番心理掙扎,做完後就覺得很歡喜很清淨,所以,肢體功能發揮後心靈的 
                      回向很美很妙。」 
                       
                      沒有投入就妙不出來,這是上人人間行路的另一句神來之筆。上人說,佛 
                      法就是妙法,是透徹人事,能夠實踐的智慧,這智慧如水,到處都有。所 
                      謂「妙」是真歡喜,想到就歡喜,妙在心裡真正歡喜。這些話聽來平淡無 
                      奇,上人說:「雖然師父的話很淺,但是我只會講這些,淺有淺的好處, 
                      較普遍。希望你們用深的學問來聽我淺的人講話。」 
                       
                       
                      ◆喚起世人柔軟綿密的愛心 
                       
                       
                      大願大行的上人何等謙卑,何等涵容。 
                       
                      但是,上人單純以慈懷柔腸行於天下,竟不免招來誤解和猜忌。這是因有 
                      人把佛法想得太深,認為慈濟做得太簡單;另外,在這個長於論理,吝於 
                      顧情,大多數人追逐私利,人際關係充滿緊張猜疑的工商業社會,上人的 
                      海外救援行動也被複雜看待了。 
                       
                      記得兩年前,大陸華東賑災才展開一年多,部分社會人士對上人嚴詞批評 
                      毀謗未落之餘,上人又決定對正挨餓受凍的外蒙古兒童給予援助。上人在 
                      台北分會悲心切切地向會員呼籲支持,想到不知又要引起多少誤解而倍感 
                      壓力時,上人曾一度哽咽著說:「我是宗教家,救人是我的本分。」 
                       
                      我聽了肅然動容,人叢中的上人顯得那麼瘦小,他從不公開與人辯駁什麼 
                      。上人說,慈濟不是跟人大小聲的機構,他只是默默承擔一些人的無情攻 
                      擊。 
                       
                      我深深為上人感到不平,但更為上人忍辱負重的襟懷感動。上人是從亙古 
                      的時光隧道中走來,向世人示現人有清淨光明自性,可以自照照人,展長 
                      情擴大愛。上人是來喚起世人柔軟綿密的愛心,他的淚是為人心的蔽障無 
                      明而流。 
                       
                       
                      ◆波瀾壯闊的生命力量 
                       
                       
                      至今社會的雜音未消,但上人勇者無懼,今日又跨步出去,率領眾弟子繞 
                      著地球「行經」,國際救難的腳步走得更深更遠。為了尼泊爾、湘西的賑 
                      災,和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建立,慈濟從東到西,從北到南都動起來了, 
                      展現波瀾壯闊的生命力量。 
                       
                      我再一次地深受感動,告訴自己:知識沒有絕對的權威,因為有競爭和對 
                      立,不能容納異己,會把別人矮化醜化,對人性失去希望;但是我必須相 
                      信,絕對相信,上人代表超凡入聖的人格無上權威,舉世滔滔,人心動盪 
                      ,上人的話語恆常如中夜一輪明月,清越靜謐,直照人心。上人引導多少 
                      孤獨飄泊的靈魂,在囂囂塵世中安身立命,透過慈濟發光發熱,照耀人群 
                      。 
                       
                      我也絕對相信,在上人和弟子們心靈的版圖上,法親長情如無限江山綿延 
                      ,連接到天涯海角,翻越虛空,還有來生來世的永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