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地春回,各地慈濟人齊聚精舍過新年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十日  
                       
                       
                      爆竹一聲、大地春回,大年初一,各地的慈濟人齊聚中庭向上人拜年,並 
                      恭聆上人開示:「欣見大家和樂融融,歡喜相聚。菩薩遊戲人間,此刻我 
                      們正悠遊在菩薩境界中,每一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應時時抱持三 
                      種心態──一、赤子之心。二、駱駝的耐心。三、獅子的勇猛心。」 
                       
                      「赤子之心即是人人與生具來的清淨本性;要保有清純童真的赤子心,在 
                      人事歷鍊中不求聰明,但求智慧──智是分別智,一切的物、理,皆能分 
                      辨;慧是平等慧,是人心最清淨、最完美的一念本性。要外有分別智,內 
                      有平等慧;智慧具足,就能分辨人事、體會真理。因此學佛者要持清淨心 
                      ,立大志,開啟智慧。」 
                       
                      「行菩薩道必須具有駱駝的耐力,任勞任怨,才能肩擔如來家業,去引導 
                      、啟發芸芸眾生的良知、愛心,以展現清淨本性。祈願大家發大心,齊為 
                      苦難的眾生做心的引導、物資的救助。」 
                       
                      「十分感恩你們信受奉行師志,將慈濟精神遠播至各角落,盼望人人發大 
                      願,具足獅子的勇猛心,不畏艱難,一心一意向前直進,匯集眾力,不執 
                      著、不貢高、不我慢,做一位真正悠遊法海中,日日充滿法喜的活菩薩。 
                      」 
                       
                      稍後,思賢居士報告加州大地震的賑災現況,並將其心得和感受與眾分享 
                      。對於美國加州遭逢世紀災難,當地慈濟人奔波於災區發揮及時救助的功 
                      能,上人甚表欽歎,並提示其針對重點、必須性的原則,深入重災區,秉 
                      持信實誠正的精神,做確實的救助。 
                       
                      「能付出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我們要發願:不單是此生,而是生生 
                      世世、永永遠遠,做為一個能為人群付出的人。」新一年開始,上人期勉 
                      大家放棄過去凡夫的人生,計劃一個菩薩的新生活,逐使臺灣成為一個菩 
                      薩的淨土。 
                       
                      十時,上人抵慈院,一一訪視未能返家過年的患者,溫言軟語地予以祝福 
                      、鼓勵。為慰勉年節留院輪值的醫護人員,上人亦親至護理工作站、加護 
                      病房、急診處各個單位,致贈每人一份象徵性的紅包,祝福大家新春吉祥 
                      。 
                       
                      午後,前來拜年的訪客絡繹不絕,其中有人問及:「如何管理好人事?」 
                      上人答示:「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對疲於追逐金 
                      錢的年輕女子,上人勉示:「人生不是有錢有福。乘著年輕好好發揮生命 
                      功用,別讓人生空過。」對於愛子心切的父母,上人慈言:「父母對子女 
                      的責任唯有看護成長、扶持茁壯的責任,至於孩子的思想、意念,父母沒 
                      有權利控制及設限。子女與父母是依共緣而存,然個人的命運(業力), 
                      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決定。父母對孩子唯有祝福、給一分好助緣,卻無 
                      法替他們承受業力。」 
                       
                      五時,花蓮市長陳清水先生入精舍,陳市長表示慈濟乃地方的榮耀,他會 
                      將慈濟志業的發展,列為地方第一要事去看待。 
                       
                      某師姊陪同一位心念消沈、意欲尋短的少婦面見上人,上人開示:「何不 
                      把不要的命捐出來,去做有益社會、服務人群的事?共業不可轉,但外緣 
                      可轉。能夠『惡緣來結,好緣去化』,自然能夠消減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