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捨棄煩惱,喜捨良能, 
                      以清淨無染心,鋪設愛的橋樑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 
                       
                       
                      學佛必須捨棄雜念、煩惱,但是如何「捨」呢?晨語時間上人開示:「日 
                      常生活中,能夠把握時間,善用身體的功能行善,就是『捨』。對於外境 
                      ,不受其影響、引誘,是內心的捨;對自己所喜愛的事物,能奉獻出來, 
                      也是捨。」 
                       
                      「捨除貪念、布施供養,都是由喜捨之心所成就。凡是對人有益的事,我 
                      們都應捨出時間、體力去實行;每捨出一分,即能成就一分善業。」 
                       
                      「由身外之物的喜捨,乃至於內心雜念的捨棄,進而以身體行動付出良能 
                      ,這都是自我修養、修心、修行的重要課題。要想得到佛陀的妙法,體會 
                      清淨解脫的境界,必先捨棄煩惱、喜捨良能,才能達到清淨自在的境界。 
                      」 
                       
                      「聖人的心境猶如宇宙大地兼容天下萬物,對於美醜、善惡皆無分別,而 
                      獲虛空大量。」 
                       
                      面對歡喜捨時間、捨享受、暫捨一切,全心投入志工行列,力行菩薩道的 
                      師兄、師姊們,上人欣言:「二十九年來,慈濟世界裡每一分力量、每一 
                      寸志業,都是人們付出身、心、物,一切的力量眾志所成;慈濟路上不斷 
                      有人付出一己的力量,共同來舖設、開拓這條康莊大道。而每一位慈濟人 
                      深具的長情大愛、無私的胸襟,更為我們所珍惜。」 
                       
                      志工座談時,慈院社服員分享日前於中部參與社服研討的成果,並提及研 
                      討會上有人言,社會資源匯集於慈濟,造成其他社服團體資源不足的情形 
                      。上人有感而言:「慈濟的精神是『開啟』每一個人的善心,在人心中播 
                      下善的種子。慈濟志工捨時間、捨體力,投入濟貧教富的工作而毫無所求 
                      ,在貧與富之間搭起一座愛的橋樑;這分清淨無染的大愛,帶動更多的人 
                      投入愛的行列。走過二十九年的坎坷路,慈濟每一款項的來源、用途,皆 
                      有詳盡的明細可供查詢。今天有人認為慈濟很有錢,其實無寧說慈濟『有 
                      心』;而我們所從事的,皆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的社會工作,而且全心全力 
                      從事,所以成效很快呈現在大家眼前。」 
                       
                      「佛陀教育我們『尊重生命』的理念,不論遠近和親疏,只要我們能力所 
                      及,一定盡力對苦難眾生伸出援手。如同國內骨髓資料庫的推動,縱使有 
                      再多的困難,我們仍以救人為前題,努力不懈積極呼籲,以期為血液疾病 
                      患者引燃生命的希望,及時挽救寶貴的生命。」 
                       
                      近來媒體對慈濟屢有報導,其中部分有所誤解,有師兄請問上人我們應如 
                      何自處、應對。上人勉示:「積極投入人群服務是佛教的本分事,在服務 
                      過程中,心靈不要被環境所轉。能夠勇敢的突破萬難,難行能行、難忍能 
                      忍,做到別人不能捨,而我『能捨』,別人不能行,而我『能行』的地步 
                      ,是謂『藉事鍊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