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常謹敬、言常至誠、意常柔順、善權方便, 
                      修得自在人生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上人於志工座談時間,對眾開示修行應注意的四種事項。「第一是『心常 
                      謹敬』──在待人接物或舉手投足間,要常存恭敬心。用佛心看人,則人 
                      人是佛;用鬼心看人,則人人是鬼。恭敬尊重別人的人就能讓人尊重,因 
                      此做任何事也會覺得很順利。」 
                       
                      「第二是『言常至誠』──一個人的話語足以反映他的人格,有修養的人 
                      所說的話,自然是誠心的由衷而發,因此會讓人覺得貼切、信服。」 
                       
                      「第三是『意常柔順』──時時心存溫柔、善順,則所呈現的身行也會讓 
                      人歡喜、信任及肯定。佛陀說『一切唯心造』,能時時調伏、照顧好自我 
                      的心念,才能時時在言語行動間展現柔和、善順的氣質。」 
                       
                      「第四是『善權方便』──佛教徒應抱著『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 
                      安樂』的心念親近人群,才能救濟眾生。世間一切都是相對的,面對諸多 
                      千差萬別的人生,身為佛教徒要抱著善權方便法以度化、引導眾生去惡從 
                      善,這是佛教徒的本分事。」 
                       
                      今日為農曆廿四日本會發放日,花蓮的委員及慈誠師兄一早即在廚房裡忙 
                      碌著,大家相互合作、彼此慰勉對方的辛勞。 
                       
                      藥師法會後,上人於開示中談到,美國德州慈濟人投入當地水災賑濟,受 
                      到災民、市長等一致的讚揚與肯定的情形,當地媒體也一再報導,沒想到 
                      台灣竟有這樣組織健全的慈善團體,在政府救災人員尚未抵達前,即深入 
                      災區協助災民。「海內外慈濟人不畏艱難地從事慈善工作,不斷擴大長情 
                      大愛,因而在這二十幾年的時間,愛的凝聚力量愈來愈堅固,精神愈傳愈 
                      遠,功能則是愈延續愈長。這一切都是從心做起,只要存有一分愛心與清 
                      淨的菩薩情,世間就會永遠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