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秒剎那生滅無常, 
                      精進追求「常、樂、我、淨」境界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上人於晨語中開示:「念念之間,無不是生滅無常。每天日出、日落,時 
                      間的腳步分秒不停;世間沒有永恆的一秒,分秒生滅,這也是無常。佛陀 
                      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無非是要讓我們瞭解無常之理。」 
                       
                      「但是,凡夫往往只從文字和理論上去瞭解無常,沒有真正的體會與深刻 
                      的警惕,才會在生死輪迴中不斷地空過時間、不斷造業,這都是因為看不 
                      透生滅的實相。」上人再三叮嚀大眾,學佛乃是從力行中學習,而非著眼 
                      於理論的研討。 
                       
                      「有的人具有一聞千悟的智慧,有的人則很愚癡,但愚癡和智慧沒有絕對 
                      的分別,只要肯用心,智慧就能顯現。」上人談及佛陀時代的一則公案: 
                      佛的僧團中有位梵德比丘,出家後很長一段時間跟著大眾起居修行,平日 
                      都很守規矩,但只有一項缺憾,就是記憶力很差。大家聽完經後都能理解 
                      ,而他在聽聞時似乎能瞭解,可是聽完後卻全忘了。佛陀耐心地教導他, 
                      告訴他:「你要耐心、用心地學,現在只要記得一偈就好。」佛陀叫梵德 
                      比丘眼睛注視著他,要他記住:「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道 
                      是。」 
                       
                      「佛陀是梵德比丘──口業要守好,意業要攝住,行行不要犯規矩;如果 
                      能夠這樣,修行自然能得道。像佛陀對梵德比丘的教法,就是依序讓他知 
                      道人生無常,不只是大自然的生滅不定,凡夫的心念也同樣生滅不定。如 
                      果能體會瞭解分秒剎那無不是生生滅滅的道理,對人生就會很用心體會, 
                      也自然會愛惜時間,精進提昇,進而追求『常、樂、我、淨』的境界。」 
                      上人如是期勉大眾:「人的心念常落在無明中而不自知;要時時多用心, 
                      秒秒不空過。」 
                       
                      八時許,美國分會慈濟人文學校副校長吳慈盛師姊偕中文注音老師返回精 
                      舍,向上人報告人文學校的招生情形及課程安排。 
                       
                      上人對於海外慈濟人文學校的成立表示欣慰,並示:「也不要忘了加強台 
                      灣話的教授,讓在國外長大的孩子也有認知鄉土文化的機會。」 
                       
                      十時許,陳幸一教授陪同台、港、大陸的中藥研究學者前來拜訪上人。其 
                      中包括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陳介甫教授、大陸中國醫科學院藥理研究所張 
                      均田所長,和香港中文大學畢培曦教授等人。張所長表示,久聞慈濟與上 
                      人之名,而慈濟在彼岸所做的賑災工作,更令他們深感敬意與謝意。 
                       
                      近十一時,許金鳳師姊向上人報告菲律賓慈濟人對當地震災災民的慰問行 
                      動,請示上人進一步救災方針。上人慈示:「菲國人民貧富懸殊,當地慈 
                      濟人要努力用心,在貧與富間搭建愛的橋樑。」 
                       
                      下午三時,陳美羿師姊帶列車回精舍,上人為眾開示:「我們要做一個能 
                      救人的人,不要做一個等人家來救的人。可以去救人代表我們力量有餘。 
                      佛陀普愛天下眾生,而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也沒有人種或地域的分別。」 
                      上人勉眾發揮大愛,用尊重、感恩的心,去幫助苦難眾生。 
                       
                      稍晚,李宗吉居士偕陽明早覺會四十餘位會員前來精舍。晚間七時,眾人 
                      在中庭聆聽上人開示,上人述及功德會成立的緣起與早期慈善工作的推動 
                      狀況;最後,上人懇示:「我們要在社會中推廣『濟貧教富』的慈濟精神 
                      ,讓人們真正有心付出,並且從付出中得到真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