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人生最大意義是愛人和被愛,
應多用一點時間愛人、關懷他人
◎善慧書苑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九日


「有責任的人生,才是寶貴的人生,不要怕責任重,只怕沒有及時發揮良
能。」上人於志工座談時間勉勵大家珍惜人身,好好把握人生的責任與良
能。

十點三十分,台北榮董陳寬博、李憶慧伉儷及郭琦玲師姊,陪同聯合報記
者陳碧華小姐來花蓮瞭解慈濟發祥地及志業概況。

上人談到濟貧教富工作時表示:「濟貧容易,教富難。有錢的人,如果能
經由引導,將錢用在造福人群上,那將是一股很大的善力量。否則單只濟
貧,並無法徹底解決社會問題。」「慈濟委員實在令我敬佩,他們無怨無
悔地長期從事濟貧教富的工作,這是社會的一股清流,也是很好的社會教
育。」

有人對慈濟從事大陸賑災感到不解,上人再度重申:「基於『尊重生命』
的理念,慈濟的救濟工作一向是不分國籍、種族與地域的。以佛教徒而言
,不管多卑微的生命,也不管其形體為何,我們都會平等尊重,這就是為
什麼很多佛教徒都茹素,其用意在『護生』;對動物尚且如此尊重,何況
是對人!」

上人讚歎擔任醫學院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陳寬博師兄與憶慧師姊對孩子
們的付出,並言:「人生最大的意義是愛人和被愛,我們應該多用一點時
間去愛人,給更多人愛的關懷;假如自我封閉,會產生許多煩惱。像慈濟
醫學院、護專這些孩子,給我們的擔心少、歡樂多,他們是待成就的未來
菩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端正他們的人生方向,使其不致有所偏差,
這是很重要的輔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