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濟法門「以事會理」,
於力行實踐中,感受妙法真義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晨語時間,上人開示:「學佛必須調整好日常生活中的言語、動作和習氣
,』培養『惡言不說,善言不虛』的好習慣;講好話不要有虛假,壞的事
情盡量不要宣揚,這是修口業,也是平常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
「對人,不可譏笑,更何況是毀謗。一切的禍事,往往是由口業而來;一
切的福業,也是由身心所做。所以身、口、意三業很重要,我們要將『心
』調放在正規的方向,以正法、正思、正見、正念、正言,來收斂自己的
心行。」
上午八時許,花蓮地區一對委員夫婦前來。師兄自認尚稱不上是上人的好
弟子,因而決定今年暫不出任正式慈誠隊員。上人慈示:「授證只是一種
形式,接受授證,是對自我的警惕--今後必須致力提升自我,無所求為
人群付出;而你有一分自我要求的精神,非常難能可貴,凡夫在人群中,
容易被人事牽繫而起心動念;要將自我的信心、毅力發揮出來,為慈濟歷
史增添光輝。」
晚,自美國德州回花蓮做志工的紀克明夫婦、紐約返國的陳太太以及芝加
哥返臺尋根的師兄師姊,一齊向上人頂禮問訊後,就各個僑居地會務推展
情形向上人報告。上人言:「人生猶如一齣戲,每個人皆有一個豐富的腳
本;我們若能以旁觀者的立場『用眼睛聽、用耳朵看』,就能感受到每齣
戲都是很精彩的。」
有師姊問:那麼誰是編劇呢?上人答:「自己就是腳本的主人翁,自編、
自導、自演這齣人生大戲。」至於共修的意義,上人言:「慈濟法門是『
以事會理』,於力行實踐中,感受妙法的真義,此即是契機,亦是妙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