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日日是好日
新春年頭,人們互道恭禧發財、吉祥如意,彼此的祝福及交織成的喜氣,
讓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暫時鬆弛,疏離的人際關係也藉此上了些潤滑劑。農
業社會年節的濃郁人情,在工商業社會得以延續,可見科技再發達,以人
為本位的情感修養與維繫,還是極重要的需求。

只是,新年假期一過,當人們恢復平常的生活步調,回到工作崗位後,是
以舊時的心情看待人事,不時生出怨惱;抑或以感恩知足的心,更踏實地
盡本分,為世間人情的源遠流長,多付出一分力量?

我們希望是後者──「天增歲月人增『智慧』」,過年的意義不應只是休
閒與娛樂,而是能除舊佈新,革新壞習性,讓人性良善價值更見發揮。尤
其是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道德倫理失序,犯罪案件增加;從個人如何
安身立命,到如何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均遭受很大的衝擊與挑戰;而
除了需要專業知識來解決困難外,尤需有非常的智慧來救治人類心靈,開
創精神的新出路。

何謂非常的智慧?即是對人心動盪不安根源的洞澈,對有情眾生的悲憫撫
慰,對他人的尊重扶持與祝福,以及將大愛還諸天地,眷顧眾生的胸襟與
行動。這些不是深奧的道理,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良知,經過後天的修
為而自然展現。

我們強調這點,是在提醒疲於追逐名利、你爭我奪,精神深感苦悶的現代
人,應該反躬自省,努力回歸純樸清淨的本性,同時以服務的熱忱,對人
群付出關懷的愛心,帶動一股祥和之氣,在個人與個人間形成、積聚,由
點而面擴散,創造社會的福祉。這就是「自度度他」的大乘佛教精神,是
千古不易的救世良方。

我們由年節的吉祥和氣聯想到,何以平常日子無法如此?其實,萬法唯心
造,日日要像過年一樣的歡喜輕安與人和,並非不可能。社會上許多默默
奉獻自我的學佛人,所得到的那一分法喜充滿,歲歲月月地綿延,不因年
節而有起落。

平時如過年固屬難得,過年如平時則同樣可愛。新年期間,板橋發生瓦斯
氣爆災害,七十餘戶災民轉眼間失去棲身的家園,當地慈濟委員捨棄與家
人團聚和年假休息的機會,馳赴現場救援,提供食糧與禦寒衣物,充分發
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慈悲襟懷,在年節當頭,仍「愛心無休」,
繼續勤耕福田。

這是令人讚歎的現代菩薩行,是過年平常心、日日是好日的身體力行;願
這項善舉帶給更多人啟示,為世間注入更多的溫情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