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兵庫縣大地震,慈濟展開初步勘災計畫 | 
                   
                  
                     | 
                   
                  
                    | ◎善慧書院 | 
                   
                  
                     |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八日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距今兩千六百多年前,佛陀即曾明示,凡是有 
                      形態的東西,莫不在無常的遷流中生住異滅。昨天早上五點多,日本神戶 
                      附近發生規模七點二級大地震,造成前所未有的災難,上人在今日的晨語 
                      中開示:「劫濁亂世,眾生心地汙染黑暗,共業、惡業聚會,所以災難就 
                      多。」 
                       
                      上人解釋佛教中「劫」的含義:「『劫』是指年月日無法計量的極長時間 
                      。以人的壽命來計算,從人壽十歲開始,過一百年後增加一歲,一直增到 
                      人壽八萬四千歲,叫『一增劫』;再從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一百年遞 
                      減一歲,一直衰減到人壽十歲,叫『一減劫』。」「佛陀說,『劫』將衰 
                      壞時,世間會有各種災難,除了建築物破滅以外,山河大地也將受到自然 
                      的災難而毀滅,人的平均壽命會不斷縮短,飢餓、疾疫、戰亂等相繼而起 
                      ,一切災難聚集,生靈塗炭,人心惶惶,永無寧日。」 
                       
                      「世間人都是從『心』造罪,要救世唯有先救心,我今年另發三願──願 
                      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災難平息,這需要大家多用心才能實現啊!」 
                      面對日本大地震,心痛生靈受苦,上人將擔心化為苦口婆心的再三叮嚀。 
                      志工座談時間中,上人提到宜蘭委員、慈誠隊幫忙一位照顧戶打掃居家環 
                      境的過程。上人讚歎他們不怕髒、不怕亂、不怕臭的精神,非常人所能為 
                      :「愛不是空談,而是要身體力行。社會要成為人間淨土,一定要靠大家 
                      以具體的行動去落實;天下無難事,只怕我們不發心;既然發了心,就一 
                      定要身體力行。」 
                       
                      臺北榮董陳燦暉、陳錦花伉儷,十一點入精舍,向上人表示將前往日木。 
                      談到日本兵庫縣大地震,上人說:「現在日本政府很積極在做救災工作, 
                      我們可先去關懷當地沒有正式日籍身分的華人、留學生及貧困者,在必要 
                      時給予他們幫助。」上人慈示初步救災計畫。 
                       
                      下午兩點,慈濟護專張英美校長、慈濟總管理中心陳紹明副總執行長,帶 
                      領護專老師入精舍向上人拜早年。張校長並向上人報告,有很多學校都希 
                      望參觀慈濟護專的人文教室。上人表示:「教育的影響深遠,所以我們的 
                      責任重大,請大家一定要全心全力投入辦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