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幸福人生講座中,上人與眾「談心」 |
|
◎善慧書院 |
|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慈誠隊成員日益增多,北區慈誠隊大隊長黎逢時、顧問林徽堂師兄,請教
上人如何提升隊員的素質,以擔負更大的社會責任。
上人對北區培訓委員開示時以「己立立人,已達達人」鼓勵大眾:「別人
的成就,就是我們自己的成就──懷抱大愛的精神,就能常感歡喜自在。
」
驅車南下,於午間抵達臺中分會。在陽春元師兄介紹下,張銘權先生及妻
子、女兒來見上人。張先生為泰國曼谷臺商,有意在泰國致力發展慈濟。
上人表示,在泰國有多位有心推展慈濟的臺商,希望大家集中力量一起推
動,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午後,中區慈青在分會三樓進行期末居家關懷心得分享。上人慈示:「人
間就是一所大學,進修是人生真理的課程,同學們若有感受,表示已修得
學分,這是無價之寶,將終生受用。」
晚間六時五十分,上人抵達幸福人生講座會場國光國小後,由於時間尚早
,先到休息室等候。臺中市林柏榕市長拜訪上人,言及當今青少年問題嚴
重,原因出在家庭不健全、社會中充斥不正確的價值觀、及許多教師缺乏
教育熱忱等,致使青少年行為偏差,對社會的影響相當大。上人則以慈青
為例,說明藉由慈善活動,青年們尋到人生的正路,明白身為人子、學生
的本分。「其實,教師也需要鼓勵與支持。由於動輒受到批評與議論,致
使許多有教育理想的教師產生無力感。」上人強調,青少年問題是整體大
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及社會應共同擔負的責任。
對眾開示時,上人以「談心」為題,說明人心若有「知足、感恩、包容、
善解」,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便能和平相處。「一切唯心造,心能造一切
惡法,這都只是觀念而已。」「期待人人心中有愛,有大愛即清淨,人心
淨化,則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