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國審計長伯恩爵士來訪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七日
下午四時,英國審計長伯恩爵士夫婦,在我國審計部官員陪同下參訪精舍
,並與上人會晤。
伯恩爵士一見上人,即表達讚歎之意。上人則表示,臺灣土地不大,但是
大家將愛心聚集起來,在重點、直接、尊重的原則下,救濟國際上有苦難
的地方,發揮大愛的力量。
我國審計部執行秘書賴森林先生表示,英國與臺灣並無邦交,對臺灣的印
象仍停留在「貪婪之島」,加上不久前英國媒體報導臺灣是「最昂貴的貧
民區」,使臺灣國際形象受到影響;所以,此次伯恩爵士夫婦應我國審計
部邀請來華參與會議,他特別安排前來參觀慈濟發祥地靜思精含,讓他們
了解臺灣是富有愛心的地方。北區教師聯誼會一百多人來精舍進行兩天一
夜的尋根活動。下午五時,教聯會幹部與上人座談。
上人開示:「人人都有佛性,老師若肯用心以智慧大愛來施教,再頑劣的
孩子也會被感化。」
「為生活而教書是『職業老師』,容易感到無奈及倦怠; 如果以『投入人
群、為眾生奉獻』為使命,即是志業精神,縱使工作辛苦,仍感歡喜自在
。」
在座的教聯會幹部中,有多位既是老師,也是慈濟委員,上人形容他們是
「已成就」的「志業老師」:而正要起步,正在體會志業精神的人,是屬
於「當成就」的志業老師。上人勉示:「已成就者接引當成就者,然後一
起耐心地接引未成就者,使大家都以志業精神投入教育的行列。」上人強
調,這不是為了慈濟,而是為了社會人群。
提起青少年犯罪年齡層一直下降的問題,上人開示教育的重要:「我們應
該趕緊將善的種子深植在兒童與青少年的心中,使他們『已生惡令斷、未
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只要不斷灌輸善念,他們縱
使犯錯了,也知道懺悔和改過。」上人並鼓勵老師與學生家長多溝通教育
理念,彼此互助合作,相輔相成。
上人殷切囑咐諸位教師及幹部:「菩薩的心絕對不捨棄任何眾生。既已撒
下善的種子,要記得常施肥、澆水:只要肯用心,不怕不結果:淨化人心
的工作綿延不斷,需要大家以恆長心全力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