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濟國內外救濟是本於佛陀慈悲濟世胸懷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五年七月五日
晨間,陳韻如師姊拜見上人,談及她推動靜思語讀書會,每兩星期聚會一
次,分享靜思語實踐心得。上人讚言,靜思語要用在日常生活中,若只是
背誦而沒有落實,也是枉然;若自己已做到,可提出來與眾人分享,使他
人也起而效法。
九時,舉行國際賑災心得報告,由赴廣西、泰北、南非及尼泊爾的師兄姊
們分享賑災心得。赴尼泊爾的陳健師兄提到,從沒去過如此貧窮的國家,
「在某些地區,一些家庭從祖父、父親到兒子,都是半奴隸性質,他們也
許只曾向較富有者借貸一千盧比,折合臺幣約五百元,便得在債主家做一
輩子的工,每月只能換取六十公斤米,根本無力還錢,故子孫便得永無止
盡地在這戶人家工作下去。」
上人開示時,提到慈濟國內外救濟,是本於佛陀慈悲濟世的胸懷,「以佛
心對人是本分事。我們愛普天下眾生,關懷國際間受苦難的人。」
午後,為靜思堂毫芒雕刻及佛像材質一事,上人與幾位隨行眾赴北投王俠
軍先生之「琉園」,參觀水晶玻璃塑品及作業流程。在熱氣蒸人的環境下
,一些工作人員正專心燒玻璃、吹玻璃及修蠟。上人讚道:「在這種環境
工作,真是在修行啊!」並向隨行者道:「看這過程,才知製造者的辛苦
。所以,用東西要很惜福啊!」
接著驅車至榮總探望黃世廷先生的母親。黃先生上個月從桃園步行八天至
花蓮,於二十一日抵達精舍,代替因心臟瓣膜破裂住在加護病房的母親,
完成拜見上人的心願。
上人一到達病房,黃先生兄妹倆及其父親即上前恭迎。上人趨前輕拍其母
道:「老菩薩,現在如何啊?」黃先生才喚了聲「媽!」即哭了出來,試
著淚道:「看看師父啊!您看到了嗎?師父來看您了呀!」上人亦道:「
你兒子很孝順,你要寬心。你有心去花蓮,卻沒辦法去,所以我親自來看
你,為你祝福。」
黃老太太張眼看著上人,只是戴著呼吸器,無法言語。上人再說:「你會
健康起來的,以後再到花蓮。」
黃先生表示,他從花蓮回來之後兩、三天,母親即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
房,現在精神不錯,但因已中風四年多,傷及語言神經中樞,所以不能講
話。
黃先生一家人向上人表達無限感激之意,上人寬慰他們後才離去。
晚間,詹秋香女士陪同尼泊爾人肅曼先生夫婦來訪。肅曼先生在加德滿都
與友人合辦一間醫療所,由於兼通中、英、日文,也在語文學校教授語文
,並且常為尼國政府做翻譯工作。知道慈濟為尼泊爾水患災民建屋,肅曼
先生希望與慈濟聯絡,盡已之能在該國發揚慈濟精神。
上人感激他的心意,並表示,尼國建屋工程雖已完成,但慈濟仍關心街頭
流浪兒問題。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則希望肅曼先生協助慈濟蒐集流浪兒資料
、語文翻譯或與當地政府聯繫。肅曼先生表示,他之所以有今日,受朋友
幫助極大,「我一定盡力,因為你們是來幫助我的國家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