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學愈「愚」 | 
                   
                  
                     | 
                   
                  
                    | ◎靜淇 | 
                   
                  
                     | 
                   
                  
                    上星期日,隨同曾漢榮教授帶領台中快樂兒童精進班的教案小組成員,到 
                      鹿港釆風。此行是為兒童精進班十一月份的授課主題「鹿港古蹟之旅」預 
                      作巡禮。 
                       
                       
                       
                      小巷深藏文化寶 
                       
                       
                      鹿港在台灣文獻上是開台三大古都之一,雖然經濟已經沒落、繁華不再, 
                      但文風仍然鼎盛,人文薈萃。鹿港街頭流傳著一句話︰賣豆漿的能書法, 
                      賣麵線糊會吟詩。真可謂「小巷深藏文化寶,大門長挹古入風」。 
                       
                      一行人除了按照已規畫好的路線,徒步走了一趟集雕刻、繪畫、書法皆為 
                      一絕的龍山寺、巷道紅磚殘痕極具古意的九曲巷、因淒豔的愛情故事而馳 
                      名的意樓、以及瑤林街古蹟保護區等地外,拜會教授在彰化地區宿具德望 
                      所賜,有幸拜訪了當今國寶級的九十歲書法家黃天素老先生。 
                       
                       
                       
                      也絢爛,也樸素 
                       
                       
                      黃老先生八歲即與硯墨結下不解之緣,五十年前「一甲地換一支筆」的美 
                      談,至今仍家喻曉,是鹿港人茶餘飯後朗朗上口的故事,由此可見他對「 
                      墨緣」的執著與投入。難怪當今藝文界能像他如此集書法、繪畫、金石的 
                      崇隆於一身者,幾無人可出其右。 
                       
                      黃老先生名天素,號絢章,所居之處自名為「天章閣」。在「素」與「絢 
                      」之間,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黃老先生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把才能、條件發揮得淋漓盡致,讓生命 
                      的每一刻都充滿了燦爛;但在亮麗光鮮的外表下,一定要有一顆樸素、無 
                      染、不變的心。」這正是佛教所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境界啊! 
                       
                       
                       
                      修得「愚」的「智慧」 
                       
                       
                      蒙老先生當眾揮毫,贈與慈濟小菩薩「學愈愚」三個字,這三個字也是他 
                      九十年來的人生座右銘。請問他典故時,黃老先生鏗鏘有力地說:「一個 
                      人如果能愈學愈愚(憨厚),就愈有智慧。」善哉!斯言,這不也是「大 
                      智若愚」的最佳詮釋? 
                       
                      兩個小時的參觀晤談,不難發現,黃老先生無論在寫字作畫或行住坐臥中 
                      ,都是那麼的淡泊從容,忙中取靜,在專注、用心的境界中,渾然忘我。 
                       
                      上人曾說,人若真正懂得感恩惜福,觸目耳聞都是佛法,則人生就會充足 
                      愉悅。從黃老先生身上所散發出的輕安自在,和在言談中所流露出的惜福 
                      感恩,我們印證到佛法「簡單卻又深奧」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