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勇於承擔自己的「一大事因緣」,
發揮生命的價值
◎善慧書苑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今日冬至,寒意襲人。八時,上人與隨行眾南下,途經位於新竹中華路的
聯絡處預定地。

才下車,風城的冷風迎面撲來,師兄姊已在寒風中恭候多時。巡視一周,
環境已與月前大有不同──正面除大門外,另開闢兩扇側門;原來蔓草雜
生之地,已整理成平坦空地,宜於規畫籃球場、親子營區等。室內,工人
忙著砌磚築牆,重新區隔空間。

師兄姊團結合作,共付心血,上人讚歎:「歡喜就是智慧,能做就是福。
大家發心莊嚴道場,功德無量啊!」

沿著公路南行,午時抵達台中分會。用膳時,桌上一大碗熱呼呼的湯圓,
烘托了冬至的氣息,大家庭喜慶團圓的氣氛濃郁溫馨。

李朝森師兄及泰北土生土長的李開明先生,報告目前在泰北建設學校及慈
濟村的最新發展──自從上人希望以高品質辦校原則,為當地孩童建設學
校後,即積極尋找合適校地;審慎評估後,芳縣某處或可作為設校用地。
而除了八十四年上半年在回賀及滿嘎拉興建九十一戶慈濟村後,昌龍及密
撒拉亦將各興建二十三戶及十戶民房,其中大戶為二十坪,小戶為十六坪


一位休學的高中女孩前來,她雙眼濡溼,似有滿腹難言之苦,只是靜靜地
看著上人。在旁的師姊說她曾自殺未遂,現又有輕生念頭。上人聞言,立
即正色喝道:「傻人!」繼而苦口婆心規勸:「姑且不論父母為你費盡多
少心血,該想想世上有多少人需要我們幫助!應該打開小愛的執著,投入
大愛之中,全心全意去做利益人群的工作。」

「我少年時也是常感憂鬱,覺得人生在世為了什麼?後來轉個念頭,認定
來到世間就要為人群付出,所以辛苦創建了慈濟世界。你也要好好把觀念
轉過來,不要糟蹋自己!」

女孩表示信仰基督,上人慈示,正信的宗教都好,佛教與基督教只是名稱
不同,主旨都是輔導人看清人生的價值──奉獻心力積極行善。「心念不
要偏差,發揮長情大愛吧!」上人一番開導,女孩神色和緩些許。

午後二時舉行中區慈濟人聯誼,由美國芝加哥張朝南師兄、印尼高寶琴師
姊、及台中田憲士師兄等人,分別報告當地會務,及柬埔寨賑災經過;台
中市立老人醫療保健醫院十多位老人,也在場聆聽。

為了來見上人,老人們努力復健練習走路,今日總算圓滿心願。上人走上
前為他們一一掛上念珠,「你來看我,我送你念珠。要虔誠念佛!」現場
眾人唱起無量壽佛歌,歡喜祝福老人們。

許多老人握著上人的手,飽經歲月風霜的臉上,流露滿足。「不知為什麼
,看到您就想哭。」一位老伯伯拭著淚說。上人微笑握著他的手:「記得
虔誠念佛!」由於年歲已大,老人們先告辭,與上人互道珍重。

隨後上人開示,提及老人們一見他就哭泣,是因為心存虔誠,「人與人之
間有愛、有誠,自然會感覺貼切而感動流淚。」也悲憫那名年輕女孩尋短
的心情,表示人生於世,要認清生命的價值,才會活得自在、快樂。上人
引述佛陀在世時的一段事蹟──

有位年輕婦人身為奴隸,每日一成不變地為人打掃、撿拾路上的牛馬糞便
;可是她很守本分,無欲無求。

當佛陀來到此地,人人歡喜踴躍,紛紛聚集聽佛說法。年輕婦人雖渴聞佛
法,但自覺身分低賤,躊躇不前。一位比丘見她滿臉憂愁,知道原委後,
鼓勵她:「佛陀愛一切眾生,無分貧富貴賤。你也是眾生之一,自然受佛
憐愛。」比丘告訴她換上淨服,便可如願聽法;婦人謹遵指示,浴身著淨
衣,坐在人群角落,恭敬聽法。

「最高貴的婦人!來我面前!」佛陀慈悲召喚這名婦人。婦人以為佛陀看
錯了,左顧右盼,確定是指她,才走上前。

「今日盛會多的是地位高、財物富裕的人,然而在我心中最高貴的,是這
位婦人!」眾人心中疑惑,佛陀繼續說道:「這位婦人守本分,無求無欲
,唯以清淨之心追救佛法,所以她具有最高貴的品格。而一般人不離貪瞋
癡,不守本分,不認識自己,這是迷失的人生。」大眾聞言,心生恭敬,
向婦人合十祝福。

上人表示:「在佛心中,眾生平等,只要心地善良、能守住自己的本分,
就是佛最尊敬的人。」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立志「開示悟入」眾生──打「開」眾
生迷惑的心,指「示」人生的道理,使人覺「悟」何者當為,及時投「入
」助人行列。「自我期許的人生使命,是以拓荒者的精神,不斷用心開拓
慈濟這畝大福田,希望人人相互教育,彼此淨化,成為創造人間淨土的菩
薩。這就是我的『一大事因緣』。」上人勉勵大家,人人來世間都有「一
大事因緣」,應勇於挑起這分人間的使命,發揮生命的價值。

逢甲慈青社現任社長蔡育珊同學向上人報告,目前社員有一百多人,致力
在校園推動資源回收,並到仁愛之家慰訪老人。但做資源回收時,有些同
學半途而廢,因此人力不足。

上人示,從事資源回收要隨分隨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同學們惜福之心及環
保意識,而不是為了要收多少資源。赴仁愛之家慰訪則是啟發年輕人敬老
之心。

前任社長洪然升同學請示上人:「如何才能不起退轉心?」

上人示:「社團活動隨分隨力,慈青應以課業為主。」「與人相處應相互
關懷,不要責備別人為何退轉,應將自己的心顧好。並非將課業放一旁,
投入社團活動才是『不退轉』;將課業顧好,才是盡本分的表現。也不是
頻頻做資源回收或去仁愛之家,才是『慈青』,慈青最重要的是相互關懷
,彼此勉勵,把本分事顧好,不浪費時間在吃喝玩樂上。時下年青人花樣
多,正當的社團活動是希望大家將課餘時間投入有意義的活動中。」

江西賑災團六十多人於十二月十五日出發後,終於在今日返台。晚間七時
十五分,一行人趕來台中向上人銷假,大家的衣服及臉上,似乎還留著從
江西帶回的寒霜!

上人盼到大家歸來,終於放下心上的重石。原來此行發生三十多人的雪衣
行李滯留在香港,之後被送到上海、又送回香港。等送到江西都昌發放地
時,全體團員已工作完畢返回香港;當雪衣終於再到香港,剛好原封不動
地帶回台灣。原本暖和的江西,偏巧在此期間氣溫陡降至攝氏零下二度!
幸好,穿上剩餘的賑災棉衣,才不致凍著。

台中師姊們趕忙炊煮飯菜慰勞團員,大夥兒圍坐享用時,上人特地下樓探
視,關心之情盡在不言中。

隨後的心得報告,聯合柬埔寨賑災團一起進行。多人於飽受辛苦之餘,所
言除了心酸災民的苦境,皆是一連串的感恩,感恩受到當地官員誠摯協助
、感恩體會到付出後的快樂、感恩患難見真情……

上人開示時,說出等待的心情:「每回賑災團出發,總覺得才沒幾天,人
就回來了。可是這次卻覺得好久、好久不見人回來。每天不斷地算著日子
還有三天、還有兩天……,你們終於回來了!這回真是受苦了!感恩大家
!」

團員有的來自南台灣,有的住在北部,為了向家人報平安,於九時三十分
紛紛返家。上人下樓來,看著一批批人上車離去,細心叮嚀:「行李都帶
了吧?」「快點,不然要趕不上車子了!」「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