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中有愛,才能安然自在 |
|
◎善慧書院 |
|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晨間,上人北上前,為委員們扼要開示學佛宗旨。
「皈依三寶,亦即學習佛、法、僧──學『佛』的慈悲,學『法』的智慧
,學『僧』的身體力行。」
我們須學習佛陀不捨眾生、愛護眾生的慈悲心;須用心聽法,將法運用在
日常生活中,化解煩惱,踏實自在地生活;多聞佛法,若無力行,只是空
過人生。」
「人生多苦,乃因與人結業緣,生生世世糾纏不休,百劫生死疲勞。要脫
離六道輪迴之苦,就要知道苦的根源。」
「《八大人覺經》有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欲,就是自私心,人
因執著小愛私情而造作惡緣、苦惱無盡;唯有少欲知足,才能生死目在。
」
「少欲並非萬事不管,而是化貪欲為清淨之願,力行菩薩道,救度眾生離
苦得樂。」
「要行菩薩道,就須累積福緣資糧,大家把握時間廣結福緣,不要橫結惡
緣。」
「『現在』這一刻最無常、最短暫,所以對於當下的好事,千萬不能放鬆
,要緊緊把握住,否則會空留遺憾!」
「慈濟在台灣成立,但是抱持弘觀精神,期待普天下人皆能走在菩薩道上
,希望眾生都能解脫身心之苦。所以,慈濟的作法是,於貧困者給依靠;
急難者給生機;對於富裕的人,則給予發揮愛心良能的機會,使其心靈踏
實自在。」
「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是所有慈濟人的責任,然而一
切都要從自己做起。若自己的心不淨化,仍然執著於私情小愛,以致煩惱
重重,如何能淨化別人?如何教人放棄私情貪欲、付出慈悲喜捨的清淨大
愛?」
上人勉眾,務須先自我建設健康的心理,才能幫助別人心理健康;而欲完
成這項使命,「還是須從此時此刻,從當下這一秒鐘做起!」
上人與隨行眾於傍晚抵達台北分會。晚間企業家靜思生活營中,上人開示
,身在福中更要心中有愛,才能生活得安然自在。若自恃財利,貪求無厭
,不肯付出大愛,就得不到他人真心對待,而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裡;「
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