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信念要很透徹,才不會被境界所轉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花蓮地區一百二十多位資深委員,人人手上捧著或抱著一支支的竹筒撲滿 
                      ,裡面盛滿虔誠的心意,於志工朝會時一一呈給上人。   
                       
                      委員們表示,為了效法慈濟創會初期,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上市場買菜前 
                      ,將五毛錢投入竹筒作為濟貧善款的精神,所以一年來她們每天把一元、 
                      五元、十元的零錢投入竹筒,在三十周年前夕呈獻出來,表達對上人和前 
                      輩的感恩之心。   
                       
                      花崗國中謝淑美老師,帶領該校李旻靜、馮慧明、張琬珮、蔡佩真等四位 
                      同學來見上人。在該校所做的崇拜偶像調查中,這四位同學表示心目中的 
                      偶像是上人,所以謝老師專程帶她們來參加志工朝會,親眼見一見心中的 
                      偶像。   
                       
                      李旼靜同學請問上人:「您在我這個年紀時,心中有沒有比較尊敬的人? 
                      」   
                       
                      上人:「我在你這個年齡時,我的偶像是我的父母。長大後,我偶像就是 
                      釋迦牟尼佛,學習他的精神。既然你的偶像是我,你願不願意學我的精神 
                      ?」  
                       
                      李同學:「我希望能做得跟師父一樣好,可是這好像很難?」   
                       
                      上人:「不難,只要你們用功讀書,守住自己的本分,在家裡孝順父母, 
                      在學校尊敬師長,就是尊敬我的最好方式。」   
                       
                      華視新聞雜誌節目工作人員黃士鑑、胡淑裕伉儷,與上人進行座談。   
                       
                      胡女士:「一些學佛者只求來世能更好,這樣子不是忽視了現在嗎?」  
                       
                      上人:「其實現在、過去和未來,不只是『今世』、『過去世』與『來世 
                      』;當下的每一秒、前一秒和後一秒,就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所以最重 
                      要是把握當下,把該做的事做好。」   
                       
                      胡女士:「請問您對禪修有何看法?」 
                       
                      上人:「禪在行住坐臥中,心念純淨無雜念就是禪。」 
                       
                      黃先生:「我們都很佩服您的毅力和精神,不會因為遭遇困境而改變自己 
                      的信念。」   
                       
                      上人:「信念要很透徹,才不會被境界所轉,一般人的信念只是表面的, 
                      所以很容易被轉。」  
                       
                      胡女士:「我先生對宗教很嚮往,他曾說他最大的目標是修行,他曾參訪 
                      很多道場,也了解一些佛理。」   
                       
                      上人:「佛法不離世間法,若道理雖好,但是離現實很遠,那麼這個道理 
                      只是理想,無法實行和證明,對現實人生沒有助益,徒增煩惱而已。這就 
                      是『所知障』──知道得多,反而不能真正體會真理。」   
                       
                      「有些智識高的人,認為因果觀念是迷信,其實肚子餓了,吃一些東西後 
                      ,肚子不再餓,就是因果;又如出門時外面下雨,因為帶傘出門,所以沒 
                      有被雨淋,這也是因果。一天中有數不盡的因果輪迴,所以不能因為對宗 
                      教名詞不了解,就說是迷信。」 
                       
                      「人生是無因不生緣,無緣不成果,過去所造的因就是現在承受的果。若 
                      有人不論我們怎樣對他,他都不高興的話,就表示自己過去生和他結了不 
                      好的緣;所以要善解、包容他,不要怨恨他,如此才能化解惡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