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肯付出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福慧雙修才是真正人間菩薩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 
                       
                       
                      晨課中,上人開示如何才能內心清淨無污染。   
                       
                      「學佛就是要學得內心一片清淨,沒有污染。什麼樣人的心清淨無污染呢 
                      ?赤子之心最清淨,最沒有污染;另外就是有大愛精神、肯無私付出的人 
                      。」 
                       
                      若行善布施,卻執著『我是布施的人』、『他是被我幫助的人』、『我救 
                      濟他多少物質、金錢』,如此耿耿於懷,則雖然捨物質,卻增加心中煩惱 
                      。真正把布施當作本分事,心無掛礙、情無執著,如此才能逍遙自在。  
                       
                      上人舉例而言,日前在慈院進行捐髓手術的大學生,默默地來,默默地回 
                      去,不問自己到底抽了多骨髓或是救了誰?只是無私奉獻心中的愛。「修 
                      行,就是只要有人需要,即使是自己的身體也願意喜捨,並且付出之後以 
                      智慧來化解心中的煩惱、掛礙;這才是最純真、清淨的大愛。」   
                       
                      志工朝會中,上人再次談及捐髓的大學生,其三輪體空的精神足以令人效 
                      法。   
                       
                      「從住院到出院,前後只有三天,這裡他都沒有問捐出去的骨髓是輸入誰 
                      的身上,不執著什麼人接受他的骨髓;也不執著從他身上抽出多少骨髓, 
                      真正是三輪體空。所以我看到這位年輕人時心裡的感覺,真的只能用很『 
                      甜』來形容!」   
                       
                      「什麼樣的人最有福?什麼樣的人最有價值?就是像這位年輕人──肯付 
                      出就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的人間菩薩。」   
                       
                      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上人與建築師討論靜思堂工程設計,包括:樓梯石 
                      雕扶手、洗手台、雲牆、天花板……,期待透過有形的實物,具體展現佛 
                      教文化與慈濟精神。   
                       
                      慈濟三十週年紀念日已近,靜思堂工程進入趕工階段,上人親自至各工地 
                      ──國際會議廳、會議室、宿舍區……,對施工中的師傅們表示感恩及慰 
                      勞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