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慈玫
有一天早晨,我發現廚房地板上有條比毛毛蟲小的馬陸,在那兒緩緩爬
行,心想昨晚才請出一隻,怎麼今早還有?就快步走入小後院,打算把
昨晚用過的小紙片拿進來撿這條蟲,沒想到「卡」的一聲,鋁製拉門的
鎖竟然自動扣上。糟糕!我把自己反鎖在外面了!
還不至於太糟,幸好窗戶沒鎖,可以讓我翻進屋內。腳先踩洗衣盆,再
登上窗沿,我的動作笨拙得不知先從哪隻腳跨進去,主要是因窗邊流理
台上有籃水果「擋路」,正猶疑間,我已經不小心把它打翻了。
慌忙地跳下地救起水果,才發現那隻馬陸已經被一顆小柳丁撞死了,我
不覺一怔:怎知牠不偏不倚地行經附近呢?
回想這一連串的動作,不過發生在一分鐘之內,起初的善意竟發展出荒
謬的結局,小蟲提早結束生命,兩顆蘋果也撞凹了,真是白忙一場啊!
這段清晨的插曲,我最初把它當作笑話,就像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時
會跌跌撞撞,才從經驗中慢慢降服躁動,和周遭的人事相安相容。
但是繼而一想,這事含有很深的警訊。因緣不是百分之百的湊巧,百分
之百的出人意表,想必是自己有些心神不定。
先是方才靜坐時,已經因預想今天要辦的瑣事,而開始分心;然後,我
看到小蟲「跑錯了地方」,急著把牠「驅逐出境」;爬窗的時候,我已
經不滿於多了這樁「麻煩」,急急要閃過水果籃,結果當然是功虧一簣
。
如果我把小蟲當作「原住民」,讓牠悠游來去;如果我不用力把門拉上
;如果我手腳輕些,就把越窗當作「縮小自己」的練習,結果便不會那
麼狼狽了。
每一個動作都是很多的剎那組成,剎那是極短的時間,或是一念之間;
經上說,一念三千,彈指間有六十個剎那,可見意識心念可以細微到難
以覺察的地步。
而現代人活得粗糙,不只是粗手粗腳,即使好意也會粗心撞到東西,每
天的雜事也做不完,究竟有多少能耐體會念頭的起起滅滅,練習攝念於
一處呢?
此時,從容顯然是值得提倡的美德,是培養靜定功夫之前的心理準備。
從容可以是悠閒地踱著方步,尋思生活該如何去蕪存菁;從容是禪修者
在一呼一吸之間,感知天地與有情的無限寬廣。
因為從容,所以人可以細細體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動作的收放游刃有餘
,對眾生的傷害也會減到最低,這就是從容的美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