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道似無情卻有情

      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本月成立屆滿周年,文化志業中心為此出版一本文
      集《花落蓮成自在心》,記錄發生在病房內的感人故事,分別從安寧
      療護小組、病人家屬、志工的角度描述臨終關懷的經驗面相,以及生
      死交界處「有情」激盪出的壯闊波瀾。

      本來,安寧療護病房可說是醫院最陰暗的角落,生命已經沒有救,唯
      有等待死亡。愛別離、求不得加上病痛,自是苦不堪言。此一病房的
      理想是要提供細心與愛心的醫療照護,針對病人的身體與精神需求,
      減輕其痛苦,支持他們有尊嚴地走完生命全程。

      我們將這個特殊的病房取名為「心蓮病房」,是希望病人即使遭受身
      體已敗壞崩解的無情打擊,任何的想望都由不得自己,仍能如清靜的
      蓮花般,尋求超越自在的靈性境界。

      對病人我們如此祝福,對願意陪伴他們的醫護人員和志工而言,他們
      的用心又何嘗不是像蓮花般的高潔,需要具備無限的智慧、勇氣和愛
      心,才能融入他人變奏的生命中拔苦救難。

      在心蓮病房,醫生護士褪下權威的外表,向對待至親一樣地照顧及服
      侍病人,輕聲軟語為他們解憂,甚至因為惦記病人病情的變化,一天
      十幾個小時都待在醫院;而病患往生後幫忙助念,到其家中安慰已成
      朋友的家屬,在在都令人感念不已。

      雖說安寧照護的背後理念是醫療人性化,病人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用他的生命在教導其他生命,照護者反而受到更多生命的啟發;但
      是,我們仍要讚歎醫護人員所秉持超過職業功能的奉獻情操,他們都
      很年輕,卻無畏於沈重的死亡氣息。

      志工配合醫護人員,協同照料病人的飲食起居,勸慰病人寬心放下,
      給疲累的病患家屬有形無形的幫助,包括親情缺憾的及時彌補,以及
      後事的安排等等,可說責任很重,但他們都抱著歡喜心投入,不覺疲
      厭。

      尚包含社工員和心理師在內的安寧療護小組,這一年來除了奠定合作
      無間的良好基礎外,還向我們揭示「大我」團隊精神的可貴。在現今
      社會,要摒除「小我」的計較分別原就不易,心蓮病房的照護人員面
      對只是驚鴻一瞥來去匆匆的生命,如何把握每個當下,合力幫助病人
      平和無憾地離世,真是最大的「尊重生命」藝術,遠遠超過醫療的技
      術層次。

      道似無情卻有情,當死亡的關卡上還有源源的人間溫情撫慰,而許多
      病患亦成了「生命的勇士」,向我們做「死是生的開始」的說法,這
      可說是對世間有情的美麗莊嚴詮釋了。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