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不與桃李爭顏色 慈濟大愛電視台的自我期許 |
慈濟「大愛電視台」終於要開播了!大愛電視台的開播,代表的不僅 僅是慈濟文化志業的新里程碑;也代表證嚴上人對「淨化人心,社會 祥和,天下無災難」的最深刻期許;更代表慈濟為社會注入泓泓傳播 清流的決心。 取「大愛」為名,即直接點明了這個電視頻道的本質、節目內涵與新 聞取向。大愛是相對於小愛與私愛而言,大愛要表現的是那種大公無 私的關懷,那種止於至善的理想與那種喚醒良知良能的志向。 因此就新聞而言,大愛頻道要呈現的是光明與希望,要報導的是美善 與歡喜。就節目而言,大愛頻道要播出的是沁人心脾的溫馨小品,豁 人耳目的人性光輝,與感人肺腑的人生轉折。無論是新聞或節目要追 求的都是真善美的境界。 我們相信,愛,尤其是無私的「大愛」,可以讓人性發光,讓世界發 亮,因為當人人心中充滿愛,彼此間就沒有仇恨,這個世界只有相互 的關懷與幫助,社會就會充滿溫暖、充滿美麗的色彩。 愛,非一蹴可幾;大愛,尤須點滴匯聚。慈濟初創之竹筒歲月,證嚴 上人呼籲「人人日捐五毛錢」,為的是「天天喚醒心中的愛」;同樣 地,大愛電視台也是希望透過即時、立體的電視媒介,讓「人人接觸 美善事」,「時時刻刻心存愛」。 現在的傳播媒體可以說是頻道充斥,百家爭鳴,但所呈現的不是衝突 的場面,就是犯罪的鏡頭,人性最善良、最光輝、最溫馨感人的事蹟 ,反遭到漠視。整個社會充斥著不信任感,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疏 離。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殺人劍也可以成為活人刀,媒體本身是無善無 惡的,只要善用媒體的教化功能,我們深信媒體絕對可以發揮導惡向 善、潛移默化之效。 慈濟不是為做電視而做電視,為的是將美善的清流快速地注入每個家 庭、深入人心中,因此,大愛電視台的開播無意與人爭豔,而是期待 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社會,為社會開發一股善的動力。讓每個人可以在 大愛電視台看到慈濟美善的真實紀錄、社會溫馨的光明事蹟,乃至世 界上具有教育意義、生命啟示的各類報導。 背負著所有慈濟人與社會大眾的期許,大愛電視頻道絕對是一個清新 、健康,適合闔家觀賞的電視頻道。在這裡,看不到虛誇不實的商業 廣告,有的只是公益、形象、環保廣告。當然,這樣的理想和堅持可 預期的是一條長遠而艱辛的路程,但它的成長空間卻是無止盡的。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與成長,值得期待,也需要更多的關懷;讓我們共 同期許大愛電視台的開播,能為二十世紀美善的歷史留下見證,更能 讓「淨化人心,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的心願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