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新願 | |||
《無盡藏》 | |||
【藥師法會暨冬令發放】 國曆八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農曆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主講/證嚴上人 恭錄/靜淇 新的一年開始, 讓我們把新的希望、 新的願力建立起來── 以身作則,推動大愛的工作。 各位大德: 阿彌陀佛! 每年的這一天是慈濟的過年,因為花蓮地區的照顧戶都會回來圍爐,精舍 內外一片喜氣洋洋。 從採購、分類到仔細打包, 每份物品都是慈濟對照顧戶的一分 尊重與年節的祝福。 今年的冬令發放與往有一點不一樣。 以前,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前半個月,全省各地的委員都會回來幫忙張 羅發放的東西──從採購開始,大家在新衣褲堆中,依照阿公、阿嬤的身 材尺寸一戶一戶地逐一檢視,再分類、打包,並按照每戶的口數贈與年節 食品、日用品。所以精舍內外總是堆滿了物品,到處都有來來往往忙碌的 志工。 近兩、三年來,冬令發放的物品和打包工作,逐漸分散在全省各分會、聯 絡處,由當地委員就近進行。今年,花蓮地區的委員也都回精舍打包物品 ,雖然我行腳在外,但從大愛電視新聞中,也清楚地看到了他們忙碌的情 形。 不只是花蓮,全省各地打包的情形,我也都在電視上看到了。看到各地委 員抱著尊重的心,一盒一盒地整理著發放的物品,我真的很感恩,也很安 慰──我再也不用為這些事費心思了。 而且,以往每到這個時候,由於發放物品數量很多,我們都會特地在精舍 大殿前的空地上,搭起一個個帳棚存放。東西放在棚下,難免擔心颳風下 雨會淋濕,現在物品分散在各地打包,花蓮地區的物品放在室內就足夠了 。 從上個月底開始,我到全省各地的分會、聯絡處繞了一圈。這期間,共舉 行了五十二場歲末祝福聯歡會;假如說每一場都是一個過年,那麼今天我 將要過第五十三年了。日子實在過得很快,但卻很溫馨。 只要台幣一千元, 就可以讓災民有衣穿、有被蓋,還有 幾個月的糧食可過活。 剛剛,我在書房看了幾封海外求援的傳真信涵。其中一封提到西藏、青海 地區從九月開始下雪,到元月份積雪已達兩公尺深;有七千多人凍傷,十 幾萬牲口凍死,還有幾個村莊被雪封住了。不知居民的安危情形如何?雪 仍持續下著,此刻他們需要的不只吃的、穿的,醫療需求更是迫切。 另外一封來自河北,元月十日那裡發生大地震,慈濟勘災團於元月十九日 到達北京,一下飛機就感受到攝氏零下十幾度的酷寒。隔日天未亮,勘災 團即往張家口出發,那裡的氣溫更低到零下二、三十度,沿途都是被雪封 蓋的峻嶺峭壁,路況十分險惡! 這次河北大地震,北京向國際間求援,救災物資從各方而來;但因災區遼 闊,加上冰天雪地運輸困難,物品無法在短時間內運抵所有的災區。勘災 團員沿途不斷看到軍民夜以繼日地剷雪開路,設法將救濟物品運入更偏僻 的災區。 不久前,香港影視界人士也為救災舉行義演,募集了二千多萬港幣。他們 喊出的口號是:只要二百五十幾元,就可以讓一家幾口人有糧食吃、有衣 服穿、有棉被蓋。 這也是慈濟這些年來,在大陸賑災方面的呼籲──只要捐出一千元台幣, 就可以讓災民有衣穿、有被蓋,還有幾個月的糧食可過活。 大陸慈善總會有官員向勘災團表示,很感恩慈濟這幾年來人道精神的救濟 。慈濟人給了他們莫大的精神鼓舞,他們也在學習慈濟的文化、慈濟人的 愛心,只要有災難發生,他們就即時開救援工作。 若地球成為慈濟村, 人人都是好人、 人人發揮大愛, 世間將是光明、亮麗的。 有愛就有福! 大陸人口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貧困的人相對地也比較多,尤其是內地鄉 村;再加上天災連連,因此每次受災人數之多、面積之大,實在令人感嘆 !我們應該感恩台灣四季如春、風調雨順,而且我們的社會不只富有物質 ,更富有愛心。有愛就有福啊! 如果這股愛,可以進一步在全世界推動,那該有多好! 若世界上,人人都能建立起「有福同心造,有難同力濟」的觀念,那麼, 共同推動大愛的工作就很有希望了。 這需要有人帶動、以身作則地付出,讓所有的人覺得「救人的感覺真好」 ,體會「施比受更快樂」的道理。若能如此,必能凝聚出一股慈悲救濟的 人道精神。 不久的將來,若地球成為慈濟村──人人都是好人、人人發揮清淨無染的 大愛,那麼這將會是一個光明、亮麗的世界啊!所以,慈濟的工作真是任 重道遠;我們一定要不斷地精進、努力! 看到今天這種溫馨的場面,我真的很歡喜!但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悲苦的 人生及不斷發生的災難,在歡喜中不免又夾雜著些許悲愁。唯有期盼大家 都能開啟愛心,用愛與善的力量來減少天災人禍的發生,努力讓苦難的眾 生不再挨餓、受凍! 新年,大家都有新希望。大家都知道過年前要大掃除,但也別忘了要將內 心的煩惱一起清除。我常說:「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把新的希望 、新的願力建立起來──發大心有大福,發大願有大力;發心發願,必定 能福慧雙修。 祝福大家──在菩薩道上,殷勸、精進! 何謂為喜 若見世人修行善業 求三乘果 勸助隨喜 見受樂人 心亦隨喜 見端正人 見勇健人 見富貴人 見智慧人 見慈心人 見孝順人 以要言之 一切善人 勸助隨喜 是為喜心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欲離罪者 當謙虛精進 親近明師 修習智慧 悔惡罪業 改往修來 從是漸漸 智慧成就 慧成就故 消滅眾罪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