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跨步
《五月特輯》
◎撰文/老鼠

如果代溝是兩代親子間
因時代背景所造成的自然現象,
這跨溝的步伐該由誰來邁?


當我告訴媽媽,也許今年就會嫁了時,她跟我說:「現在社會這麼亂,這
些感情的事我也看不懂,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判斷了,媽媽沒意見。結婚以
後,日子是你們兩個人要過,你自己喜歡比較重要,我們都是外人,只要
先生、公婆疼你,就是好歸宿。」

那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忙著念書上學,畢業之後埋首工作與自己的人生規畫
,三個姊姊出嫁後又各自忙著家庭……,我發現,一直以來媽媽跟我們除
了平日生活瑣事上的應對之外,幾乎是不曾談心的。媽媽說自己沒念過書
,無法給予我們的人生計畫什麼建議,所以總是跟著幫忙其他的事。大姊
為準備考教育學分班去補習時,她幫忙接送外孫女下課;二姊懷孕時,她
幫忙帶二姊的老大;三姊的婆婆生病時,爸媽輪流照顧三姊兩個女兒的生
活起居,讓她可以安心照顧婆婆。在爸媽看似忙碌的生活下,為的其實都
是孩子們的事。

老爸為了孫子學電腦、上麥當勞

姊姊們陸續嫁了的那一陣子,家裡真的很冷清,過年的時候只有我跟爸媽
在家,三個人每天不是睡,就是看電視,一直要到年初二姊姊都回來了,
才像過年。

平常若我去參加活動時,就只剩兩個老人家在家,雖然告訴爸媽可以出去
走走,但「出去」對他們來說是既不平常又麻煩的事,他們寧願待在家裡
,因此我經常為了他們的假日安排而傷腦筋。

平日老爸常用撲克牌來打發時間,最近,家裡新買了電腦,我想教他玩接
龍,因為電腦會自動洗牌,他就不用每次都排半天,還常常找不到完整的
牌了。但是老爸卻說沒興趣,不想學電腦。

以前每次姊姊的幾個小孩回阿公、阿嬤家都會說無聊,自從有了電腦又買
了英文教學光碟以後,一群小鬼一回來就圍在電腦旁邊。七十多歲的老爸
看到這情景,沒過幾天就戴著老花眼鏡來找我教他電腦,他說不學電腦,
跟孫子會有代溝。

印象中,老爸從來不吃外面煮的東西,但是為了要知道「麥當勞」是什麼
,為什麼孫子們很喜歡去,有一天,爸媽和伯父三個加起來快兩百歲的人
,一起坐公車去吃麥當勞。回來之後,他們三個一致的感想是:燒餅好吃
多了,搞不清楚年輕人在想什麼。

還有一次,我們四個姊妹都很想吃牛排,可是爸媽沒興趣,最後拗不過我
們,爸爸帶了一個大饅頭去把牛排夾在饅頭中間吃掉了。許多許多的回憶
,發現,原來爸媽在平日生活中,是這麼用心地在愛我們。

一點關心竟成老媽自豪的幸福

小時候,我們也曾對這世界的許多事物不了解,是父母、老師和長輩不厭
其煩地教我們。現在我們長大了,也許花一點心思陪爸媽說話,他們就可
以從我們的世界中,看到過去年輕時的自己,而較能理解我們的一些想法
,這樣兩代之間可能會比較沒有代溝。

這陣子看新聞的時候,我開始試著用台語翻譯給媽媽聽;參加慈濟的活動
後回家,就打開大愛電視台告訴媽媽,等一下我會在電視上出現,那就是
我今天去的地方;拿到同學會的照片就跟媽媽說,哪一個是快要結婚的準
新娘,哪一個已經當了媽媽。

就這樣,我聽到媽媽跟鄰居聊天的時候,很滿足地告訴鄰居她覺得自己很
幸福,可是我卻覺得自己沒有做什麼。這時候我才明白,對爸媽而言,孝
順也許是對他們「多一點關心」就足夠了。

從同樣身為資深慈青的男友身上,我也學到了許多。常覺得自己對外人比
較有耐心,對家人反而不耐煩,卻常見男友仔細地跟我的爸媽解釋今天去
參加了哪些活動,或和媽媽聊些瑣事,讓我在感動之餘也不斷提醒自己:
多留一點耐心給家人。

生命的豐富來自父母的滋養

在書上看過一段話──你們的生命被社會滋養,在你們享有極端的自我時
,不要忘記你們的自我是來自別人的自律,沒有別人對社會的建設性,你
們連機會都沒有。自由的前提是群體有足夠的自律,融入社會群體的生命


我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謝謝所有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
滋養的人。
line3.gif (1618 bytes) line4.gif (1736 bytes) line6.gif (1718 bytes)